金阳:“三房”到“洋楼”的民居之变
改革开放40年
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野蛮、落后的奴隶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金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状态,住房都是色彩灰暗、墙体破旧、零星散落在山间的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人们称之为“三房”。
改革开放后,为改善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金阳按照全省、全州统一部署,先后实施了形象扶贫、“三房改造”、新村建设、彝家新寨建设等系列民居扶贫工程,扶出了农村新面貌、新气象。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金阳按照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始终将村民住房建设作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先后实施了彝家新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等脱贫攻坚安全民居建设,彝寨民居进入了新时代,一座座青山环抱、山水相映、自然和谐、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新村”,在大山深处为众人展现其更加美丽、整洁、和谐的新面貌。广大乡村村民的住房由过去的“三房”到砖瓦房、再到“洋楼”的美丽嬗变。
如今,过去那种又破又烂的茅草房、土坯房成为了人们的记忆。现在,到处是白墙绿瓦的农家小院、红砖楼房,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座座、一排排在山谷中依次排开的崭新、漂亮的民居。不管走进哪个村子,看到的是家家安上了电视接收机,户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座座民房别具一格,个个院落整洁舒适,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诉说着乡村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的欢乐话语。
如今,走进金阳各乡村,村庄靓了,房子漂亮了,产业活了,民风淳了,处处新景象,家家新面貌,村寨的面貌一天一个样、天天有变化,农民日子好过了!
草房到瓦房 居住环境大改善
改革开放前,由于地处偏远,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历史、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金阳乡村村民贫困程度极深,收入微薄,基础设施条件滞后。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群众,住房都是墙体破旧、破败不堪、不避风雨的瓦板房,甚至是胶布房、土坯房,低山及河谷地区的群众住的是茅草房、石板房。
那时候,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怎一个“难”字了得,“用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就是当时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1992年初,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的“实现人畜分居,搬走门前一堆粪”形象扶贫,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广大农户人畜共处一室、房屋无窗、房内无床、房外无圈无厕、卫生条件极差的状况,改变了贫困群众陈旧落后的意识和苦熬的精神状态,那么,在2003年继“形象扶贫”工程实施的“三房”改造,并对贫困村的水、电、路进行配套,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是对长期居住“三房”的乡村居住环境的一次历史性变更,极大地改善贫困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质和量的飞跃。
在实施“三房”改造中,金阳立足实际,创新思维,多措并举全力实施好这一惠民工程,把“三房”改造工作纳入全县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进行奖惩,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级各部门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大会、走访农户、公告公示、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到“改造扶贫工程的政策措施、目标任务、改造原则、对象范围、建设内容、补助标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调动贫困农户建新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实施好“三房”改造,该县坚持结合县情,探索出了“科学规划、捆绑投入、配套建设、整村推进、组装共建”的统筹型捆绑式投入,实现资金、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在建设中,科学规划、成片改造,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突出地方民居特色和经济实用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施工,坚持正房面积为75平方米,屋面为小青瓦,室内地面硬化,新安门窗,新建20平方米的厨房一座,配套建设30平方米畜圈厕所,35平方米院坝,有序、有效、有力地推进了“三房”改造工作。
各级各部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统筹安排、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原则,统筹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大力发展林草畜牧业、实施生态经济、推动劳动力转移等方式,拓宽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渠道,让“三房”户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配套建设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问题。
在“三房”改造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除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苦帮、苦扶、苦干,还有不屈不挠的金阳人,在生产生活中战严寒、破峭壁,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用热血和汗水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美观的村寨,以坚韧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奋斗不止,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曲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壮丽诗篇,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逶迤壮丽的历史画卷。
通过不懈努力,金阳的“三房”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广大贫困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高寒山区的困难老百姓告别了低矮潮湿的瓦板房,结束了原始的人畜共居的生活,住进了宽敞明亮、通风、透光的小青瓦房,过上了干净、整洁、富裕的新农村生活,贫困群众的落后观念也得到了改变,陈规陋习逐步革除,新的生产观、消费观、生活观和积累观逐步树立,从而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三房”改造,乡村民居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三通”,实现了室内硬化、村舍绿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住房砖化“五化”和人畜分居,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一座座青瓦红檐白墙的农房建起来了,村道亮了,路也宽了,群众安居乐业,“三房改造”改出了乡村的新气象,改出了乡村村民生活的新天地。
瓦房到楼房 民居进入新时代
“老乡,请问你们谁知道哪儿还有整个村寨的村民都住瓦板房、草房、土坯房的地方?我们想去照些照片,走了好多地方,就是见不着这样的住房了!”
“现在,哪儿还有这种‘三房’啊,早都不见踪影了,即使是极度贫困村,这几年通过脱贫攻坚,都在建设砖瓦房了,就连畜圈都要求建砖房了,你们说的这些住房再已看不到了,只成为广大群众的历史记忆了。”
在热柯觉乡丙乙底村,一群摄影爱好者拍摄百草坡的美丽冬景,拍好丙乙底村彝家风情村群众美丽住房后,想拍些过去的“三房”照片作为民居变化的对比照,但已找不到瓦板房、草房的镜头。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彝家新寨建设、易地移民扶贫搬迁等一系列惠民安居工程,一幢幢漂亮的新居、一个个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建筑整齐、庭院整洁、具有浓厚民族风情和充满了现代气息的民族村寨拔地而起。
“现在,我们村房子漂亮了,村道越来越宽了,村子亮起来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阳老百姓对改革开放带来巨变的由衷之言,也是对金阳经济社会空前发展的有力见证。
在人们的记忆中,从“三房”改造到实施脱贫攻坚这段时间前后,在广大农村各村寨,村口路边、房前屋后堆放的都是准备用来修瓦房的瓦片及木材,可这几年,建房用的材料却在不经意间由瓦片变成了水泥砖、再变成了红砖。
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折射出党和政府实施的彝家新寨建设、易地移民搬迁建“洋楼”,以及广大群众富了自己建楼房的系列变化,广大乡村民居展建设又向世人展示了从建瓦房到建楼房的巨大变迁。
从县城出发,沿金沙江流经该县98公里的江边公路,经苍房,过芦稿,到对坪镇,一路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边错落有致的崭新、漂亮的民居,还时不时看到村民们互帮互助、风风火火建楼房的动人场景,真所谓鼓声阵阵,似万马奔腾,激荡人心。
来到对坪镇,看到街道两旁悄然立起的楼房,再看那街道两头正在风风火火修建楼房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对坪人民富起来了,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我家爷爷那代住的是草房,我父亲那代住的是瓦房,到了我这一代,就住上楼房了!”在南街口子上修起5层楼房的李大爷乐呵呵地说,他是七、八岁时随爷爷从云南迁到对坪镇居住的,那是五六十年代,广大群众日子都过得很苦,住的都是土坯房、茅草房。
李大爷回忆着说,那时候,一般人家两三年换一次茅草,而家里穷苦又缺劳力的,有时屋顶上长了青草了、墙壁长出青苔了也换不起,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每家每户盖起了青瓦房,土墙也换成了砖墙。
“现在,日子真的好过了!”李大爷意味深长地说,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实施了系列民居扶贫工程,一座座新楼房又取代了青瓦房,富裕的生活取代了过去的贫穷落后的生活。
对坪镇群众的住房在变,变的不仅是茅草屋到小洋楼,还有村民的口袋日益变鼓。变的也不仅仅是对坪,全县各地群众的住房、生产生活条件都在变。
这些巨变源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是党和政府实施系列富民惠民政策的结果。近年来,金阳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深挖潜力,集中力量,通过抓点示范,上下联动,实施系列民居扶贫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民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金阳始终把易地移民扶贫作为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尽早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来抓,分期分批把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迁移出来,迁向能致富的乐土。
在易地移民扶贫过程中,紧紧围绕“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坚持“安置模式多样化、执行政策灵活化、迁出农户分类化”的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群众自愿、国家扶持、社会帮助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模式,全方位、多举措推进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进程。
各种支农资金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村,重点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已初具规模的集镇、交通枢纽等地增加易地移民安置数量,在帮助其改房、改厨、改厕和发展沼气的同时,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路、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财力、物力加大培育后续产业,改善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扶贫、畜牧、农业、交通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帮助易地搬迁群众大力发展壮大青花椒、白魔芋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为搬迁户发展二三产业,为多渠道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彻底告别了昔日大山深处的贫困,赶上了现代文明健康的幸福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移民群众过上了新生活,户户建起了土木、砖混、砖木结构的新房,孩子能就近入学,有病就近能医,且住房结构优化、附属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改善,贫困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同时,该县把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作为全县的“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政策、项目、力量、资金都向“彝家新寨”建设倾斜、布局、整合、集中,主要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农房、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村民活动坝子、民风民俗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彝家新寨住房建设中,该县结合“地无三亩平,出门就爬坡”的地理条件,依托自然环境,依山就势,采取主体房与畜圈错层分建,将畜圈圈顶用作院坝,人畜分道分门进出,污洁分离、其他功能房依需而建推广了“错层式”结构建筑2500余户,受益农民12000余人。与“庭院式”建筑结构相比,“错层式”建筑结构有节约占地面积、节约建筑成本、有利于老百姓养成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等多方面的明显优势,让建房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彝家新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住房建设,也是一场村容村貌上的改变,更是一场精神风貌上的变革,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金阳各彝寨靓起来了。一座座宽敞明亮、通风透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新居替代了小青瓦房;平坦干净的入户水泥路替换了过去泥泞难行的泥巴路;新建的水电水利建设设施“移走”了满地乱堆的柴草垛。
在新农村建设中,历届县委、县政府一把手每人联系一个新村建设点,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社、农户,开展经常性巡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确保新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县级主要领导每人分包一个村,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会,研究商议具体措施办法,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对策、及时改进;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进展。分管领导直接抓、负全责,抓实施、抓协调,任务逐项分解到部门,促进和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干在实处、带头解决问题,带头服务群众。
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落实领导和联络人员,进驻项目实施村,相关部门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扎实有效地推进联系点的新村建设工作,进而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确保新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如期顺利完成。在有序推进新村建设中,该县高标准、严要求,多举措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系列惠民安居工程的同时,一场场移风易俗的革命相继在全县拉开帷幕。通过彝家新寨建设,开展赠送生活起居用品,帮助改善彝区生活条件,带动彝区群众彻底转变了随地而坐、席地而卧、裹毡而眠等起居生活习惯,基本达到睡有床铺、盖有棉被、坐有凳子、炊有灶台、餐有桌凳、食有碗筷的生活标准,从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通过强力移风易俗,广大彝区摒弃了低俗休闲娱乐习惯、革除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以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凝聚群众,有效遏制聚众酗酒、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现象,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改变了彝区传统生产模式,加快了彝区脱贫致富步伐。突出建房修路,把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集中力量实施新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帮扶工程,大力培植产业经济,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广大乡村住上了好房子的同时,过上了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
策划:吉付约古 执行:白里呷
新闻推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金阳县寨子乡阿布豁村阿打莫组的7岁孩童石以木里果,3岁时便不幸患上细胞瘤,全身共长出7处...
金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