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脏乱差” 今朝“清洁美”金阳:狠抓“看不见”的贫困 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

凉山日报 2018-05-16 08:28 大字

“昔日‘脏乱差\’,今日‘清洁美\’”是金阳县广大群众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精神面貌改变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各级党政下大决心解决贫困群众住房、教育、增收等现实困难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倡导文明新风,如今,讲卫生、讲文明已成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良好习惯从幼儿抓起

来到金阳北大门依达乡的瓦伍村村小,校门上写着“瓦伍村幼儿园、瓦伍村张田小学”,校内传来了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

“这是幼儿教学班,孩子进教室都是脱鞋的,让孩子们养成讲卫生习惯。”走进学校,记者看到一间教室门口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小孩子的鞋,冬天了,脱鞋进教室,孩子不冷吗?对记者的疑虑,老师解释说,教室里已安装了供暖设备,孩子们在教室里很暖和的,待记者走进教室,即刻感受到室内与室外的温差。

“办‘一村一幼\’的主要目的是让彝族孩子学说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学校老师告诉记者,许多孩子刚来幼教点时,不会洗手、不会洗脸,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都学会了。学校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养成好习惯”,让学生学好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把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家人,带动全家人讲文明、讲卫生,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子、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凡领导或联乡工作组下乡,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学校食品安全和卫生,从而带动学校和学校师生养成勤讲卫生的好习惯。

有了志愿者,习惯渐形成

来到瓦屋村,记者看到,整个寨子的农家院子、房前屋后、进村入户路都很干净明亮,在省道公路上,有两名村里的保洁员在打扫路面。一群穿着漂亮的彝族服饰、胸佩红色“巾帼志愿者”的妇女,进村入户逐户检查庭院、环境卫生。

“现在大伙比以前更讲卫生了,卫生好了,心情也越来越好,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正在打扫公路路面的马海大妈看到我们,高兴地说:“政府免费给我们赠送洗衣机,又送来了清扫工具、洗漱用具,现在我们是打扫卫生也方便、洗衣服也方便,咱村民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讲卫生做起,改掉陈规陋习,建设美好新彝寨。”

马海大妈说,这几年来,村里成立了卫生检查队,经常性地挨家挨户检查卫生,县上、乡上也经常来检查,不仅是自家屋头,就连公路也要检查,现在不说自家房前屋后了,就连公路也天天有人在打扫,这里的群众都已经习惯打扫和讲卫生了。

在村道上,记者遇到了检查公共卫生、农户卫生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志愿队伍中的妇女同胞们,来自于全县各族各界,有青少年女性,也有老年妇女。她们在开展卫生督查、卫生劝导,做普及文明卫生习惯的宣传者、示范者、志愿者、带动者。

“县妇联在县城及全县34个乡镇各建一支巾帼卫生督导队,每支队伍20人,共680人。”县妇联主席瓦其依史告诉记者,乡村巾帼卫生督导队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带领下,按照通俗易懂的“8洗1漱2扫3整理4拒绝5倡导”宣传口诀,走进乡镇村庄,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现场咨询、入户施教等方式,利用农民夜校等场所为宣传教育阵地,以家庭为现场指导培训主战场,对居家基本卫生知识、现代文明理念、妇女维权等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宣传,引导妇女群众从洗脸、洗手,扫地等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开始,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来到村民马海阿黑家,他家里里外外都打理得非常干净整洁,步入室内,雪白的墙壁、气派的沙发、格局合理的多居室、床上叠得整齐又干净的棉被,一切都让人耳目一新。“不讲卫生还不习惯了,见到室内室外有点垃圾,心里就不舒服。”马海阿黑笑着说,帮扶干部每次到家中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院坝干不干净,还时常拿起扫把,帮助农户把房前屋后卫生打扫一遍,给群众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渐渐地把群众带动起来了。村里的卫生检查队也隔三差五地来检查卫生,现在贫困群众普遍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房前屋后干净、衣服干净、手和脸也干净,屋内的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的了。

突出整治,乡村面貌换新颜

瓦屋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克惹告诉记者,村“两委”一面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一面从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行为入手,常态推进村庄清洁工程,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从个人和家庭的卫生着手改善居家环境,突出解决“脏乱差”的坏习惯,积极引导他们“脏”了要勤洗、勤扫,确保穿着整洁,居所干净;“乱”了要勤打理,把屋里屋外、房前屋后的物品摆放整齐,归放位置要适当;“差”了要对破破烂烂的物品、设备,勤更换、勤修补。如今,全村村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根治了村里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排、广告乱贴等脏乱差现象,实现了家容家貌、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

记者走访了十余户农户,每到一户农户,记者都看到入户路、院坝、室内都非常干净整洁,过去家家户户都设有火塘、立有三锅庄的现象再已看不到了,一个个良好习惯逐步形成。

据了解,近年来,该村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学习和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着力推进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广泛安装使用自来水,实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工程,为勤洗衣被、勤洗漱提供良好条件,提高个人卫生和健康水平。重点实施“三个一”绿化工程,落实“一池三改五通”、整治村寨“五乱”,大力开展“三建四改五洗”活动,不断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为贫困农户发放洗衣机助力“四好家庭”创建,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条件,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后,已然不见群众房前屋后到处堆放杂物、门庭院落遍地是鸡粪鸭毛的现象,过去群众“农村就是柴柴草草,随意堆放无所谓”等落后观念,以及“等靠要”的思想得到彻底改变,有力推动群众从物质脱贫向精气神上的“翻身”转型。

文/图 本报记者 白里呷

新闻推荐

金阳:深入开展入村计生暨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宣讲

本报讯近日,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抵制毒品和预防艾滋病的能力和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认识,金阳县热柯觉乡工作人员和驻村...

金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