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五个富裕农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凉山日报 2018-04-21 08:03 大字

近年来,金阳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做精产业、发展电商、培训劳力、减少农民“五个富裕农民”举措,奋力开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深化改革富裕农民

坚持农业农村改革引领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土地、资金等政策红利富裕农民。

据统计,在释放土地红利上,累计投入7099万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约建设用地823亩、新增耕地991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35万亩。投入1100余万元,全面启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以及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自愿将产能低下或撂荒闲置产权向各类主体流转,让群众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释放资金红利。成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贫困村30万元、非贫困村10万元支持,全面退出集体经济“空壳村”。按政府与银行7:3的分险比例,整合贫困户住房建设分险基金2000万元、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2913万元存入银行,按1:10的存贷比例撬动金融机构4.913亿元支持贫困户住房建设和产业发展。目前累计放贷1.25亿元。

释放产业红利。大力实施“五借五还”工程,推动实现县域特色产业滚动循环发展。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合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76个,年主营收入稳步实现2亿元以上。

做精产业富裕农民

牢牢把握金阳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坚持走“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力求鱼与熊掌兼得”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3+X”立体林业经济。实行“政府提供风险抵押担保、农户还款”的种苗供应机制、以及“无主荒山荒坡谁种植谁拥有”政策,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的“3+X”立体林业经济,实现群众林上有果摘、林下有芋挖、林间有畜养。2017年度,全县“三棵树”种植面积201万亩、魔芋种植面积6.2万亩,产值15.5亿元,全县人均“三棵树”套种套养收入7750元。

全力推广“春土豆秋蔬菜”模式。着力优化高海拔地区传统产业结构,春种洋芋秋种蔬菜,变一季种植为两季种植、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走“有机”路、打“错季”牌。2017年,全县种植“青薯9号”马铃薯6.5万亩,收挖之后种植秋季露天蔬菜6.5万亩,实现产值3.5亿元,年助菜农、薯农人均增收2000元。

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建设以青花椒油生产、青花椒分级包装、青花椒冷链物流为主的青花椒加工厂,着力延伸金阳农特产业链和价值链。投入1.7亿元,致力打造“农业供给侧改革三产融合扶贫生态示基地”,推进全县农牧产品就近就地稳定持续商品化,辐射带动全县农牧业发展。

发展电商富裕农民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着力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向需求侧发力助农增收。

品牌开路。健全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八大体系”,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累计创建“大凉山金阳”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31个,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个,成功创建凉山首个“国家级出口青花椒、白魔芋质量安全示范区”,首次实现青花椒、白魔芋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平台带路。广泛搭建并充分利用各种“农产品进城”平台,着力提升“大凉山金阳”品牌知名度,“金阳青花椒”在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暨中华品牌博览会上更是以每公斤400元的价格成交,并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金阳青花椒白魔芋产业发展峰会”。

电商拓路。深入推进全县有条件乡村通宽带网、其余乡村通4G网的“全民触网”行动,扎实推进覆盖县乡村的供销体系、物流体系建设,坚持线下线上双向发力,着力打通“农产品进城”互联网通道助农增收。先后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3个、村级服务点6个。2017年度全县电商交易额实现1.91亿元。

培训劳力富裕农民

实施“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计划,积极引导贫困人口通过诚实劳动自力更生掀起有尊严的脱贫、可持续的致富、惠子孙的奔康。2017年度,全县转移就业5.6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16人),实现就业收入6.5亿元。

突出培训对象、培训学校、培训内容等“五个精准”,办好劳务品牌、农民工就业技能、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六大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

深化投亲靠友安置一批、与主要劳务输出地联系巩固一批、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带动一批等“六个一批”举措,积极拓宽渠道促就业。

实行源头把关、过程控制、后续处置“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联乡帮村“五个一”、劳务综合服务部门、派驻服务站等“六支队伍”作用狠抓劳务管理。

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按照“融得进城镇、返得回故土、奔得起小康、记得住乡愁”总体思路,加速城镇化、市民化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大力推广钢结构绿色建筑和“错层式”建筑模式,同步配套多功能活动室,帮助群众“挪穷窝”,建成“上庭下院宽屋檐,厨房厕所畜圈加晒坝”的彝家新寨15618户。累计对全县“一方水土养育不起一方人”的2149户9475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群团组织、“一村一幼”、农民夜校等作用,大力实施“三建四改五洗”,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贫困户发放洗衣机9900台、“五洗”用品2650套、清洁卫生保洁用具4200套等,全县176个行政村全覆盖配备3名公共环境卫生保洁员。

坚持治懒、治愚、治毒等“五治并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十户联保”禁毒模式、“三安四扎”生育秩序整治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十免四补助”政策,全县因懒、因愚、因毒、因病、因超生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本报记者 白里呷)

新闻推荐

金阳高峰乡多举措抓好禁毒防艾工作

本报讯今年以来,金阳县高峰乡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强化和推进全乡禁毒防艾工作。加强禁种铲毒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林区、偏远重点地段、历史地块开展踏查;建立禁毒四本台账,全覆盖签订禁...

金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