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碧水 仁和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着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一江碧水穿城而过。 (李永忠 摄)
□本报记者 王南桢
2月初,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古村跃进水库已是一幅早春美景,数百只候鸟栖息在水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冬季迁徙性鸟类栖息的好地方。在此栖息的候鸟中有不少品种属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还有一只世界级危鸟类青头潜鸭,全球仅存近500只。
“近几年跃进水库成为越冬候鸟的重要驿站,每年11月中旬鸟儿们成群结队飞来,待到3月春暖花开之时才离去。今年前来过冬的鸟儿有200只左右。”水库管理人员陈兴荣告诉记者,候鸟的光临,除了攀枝花温暖的阳光,还离不开跃进水库近年来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仁和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以钉钉子精神,高标准抓好河长制湖长制“六大任务”,坚持把防洪、治污与造景相结合,以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道为目标,系统保护水资源、整治水问题、修复水生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仁和,坚决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和改善。
“河长治河”守护绿水青山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仁和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用实际行动部署落实“河长治河”。
仁和区设立双总河长,区、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第一总河长和总河长,建立区、乡(镇)、村三级河长湖长体系,设置河长湖长公示牌,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工作中,第一总河长、总河长率先垂范,带头巡河护河,对在巡查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建立问题台账,短期内能整改的坚持立说立改,需要长期整改的,拟定整改计划有序推进整改。对重点河段的环境突出问题,由区级河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方案,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2020年,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截至2020年12月10日,全区共完成巡河1638次,其中区级河长巡河246次,乡(镇)级河长巡河1392次,巡查发现问题3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办理涉水环境问题群众信访投诉件5个,群众满意率100%。
完善机制。制定了河长制督导检查、河(段)长巡查、考核问责与激励、信息报送等7项制度,出台了《攀枝花市仁和区总河长制运行规则》,制定每条河流的年度问题、责任、措施、目标“四张清单”,进一步明确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规范区总河长工作运行程序。制定了《攀枝花市仁和区建立基层公益设施管护制度推进基层治理财政补助工作方案》,建立了河长制河道管护机制、湖长制小型水库管护机制、农村干线沟渠管护机制等制度,确保河流、水库、渠道实行专人管护。整合各级财政对城乡基层的各项补助资金,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经费随职责走”的原则,建立城乡基层环境治理经费多渠道筹集机制。针对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的日常巡护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清收以及河长职责范围内的其他事项支出,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别补助到村,由乡(镇)统筹使用,为河湖环境管护提供资金保障。
部门联动。仁和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牵头部门由环保、水利、林业、住建等6个部门组成,负责保障“六大任务”年度目标完成;联络员单位由12个部门组成,负责联系全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12条河流的24位区级河长巡河、问题督促整改工作;成员单位涉及公安、检察、法院、审计、宣传等11个部门,负责督促部门和乡(镇)落实问题整改、涉水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宣传报道。区委、区政府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官帽子”“钱袋子”挂勾,倒逼各级河长湖长切实担负起河湖守护责任,推动所在区域河湖管理保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专项行动。仁和区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从2017年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以来,每年均组织各乡(镇)对河湖的乱占、乱弃、乱排、乱采现象进行清理整治,加大对沿河沿湖群众的宣传和劝导,处理解决了部分侵占河道乱种、乱占、乱排等历史遗留问题,河流环境得到改善,河水得到净化,水资源得到保护。
协调联动。先后与相邻的凉山州会理县、东区、西区签订了金沙江、大河、把关河等河流流域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开展联合巡河10余次。
以全面治理实现“长治久清”
2020年,仁和区全面完成河长制工作任务。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区江河湖道治理实现“长治久清”打下了坚实基础。
河道管理高效规范。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区共出动2000余人次,开展河道清捞保洁170余公里,清理箱涵100余米,清理垃圾约30吨,打捞水库漂浮物和岸坡垃圾约15吨。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农民自用采砂程序,正确引导群众合法采砂,及时制止大河、小河、巴关河当地群众违规采砂20起,清理岸坡违规堆场27处。落实长江流域十年全面禁捕工作,完成3艘渔船退捕工作。
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加强农村环境治理,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收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500余吨,推进5个乡(镇)7个项目村“厕所革命”,实施厕所新改建2193户。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开展173个农药经营网点执法检查68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约1.1吨,对全区51家规模养殖场加强监管,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39%。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污水监管,对市第四人民医院和仁和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开展27次水质监测。完成仁和辖区内入河排污口废水和全区11条河流水质监测。持续抓好辖区内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84户,推动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环境治理有序开展。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编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设计方案,设立保护区界牌16块、交通警示牌10块、隔离围网550米,与保护区内农户签订水源地保护责任告知书1000余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完成7个城乡污水处理站和仁和二污并已投入使用。
河湖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推进大河流域生态治理,完成仁和红星段、立新段河堤建设3.1公里,完成水土保持生态治理18平方公里,启动大龙潭乡新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11.43平方公里。完成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的福田水电站退出手续办理和塘坝河电站清理整改。实施仁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大河流域生态修复第七期、第八期工程和仁和区26度果园山体造林绿化项目,共种植粉紫荆、凤凰树、鸡蛋花等树种69203株,生态修复总面积440.16亩。
新闻推荐
甘州讯近日,甘州区北街街道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城关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大队、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共安全办、各社区开...
会理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理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