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鮓古渡与杨慎的千古绝唱《临江仙》

攀枝花日报 2019-06-14 07:01 大字

□张鸿春 刘胜利 张冰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为明代大才子杨慎所作,每当来到金沙江上的拉鮓古渡,就想起这首名词,脑海中呈现出情景与眼前情景两相对照,无不吻合。在叹服这位明代状元文学功底深厚的同时,头脑中又涌出了许多问号。杨慎为何来到当年诸葛亮“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的古渡呤诗填词,大兴感叹。

良才未遇明主

杨慎生于1488年,卒于1559年,字用修,别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六年(1511),他殿试中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等职。嘉靖三年(1524),因涉“议大礼”一案,在遭受两次廷杖后,谪戍中缅边界的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地区),直至72岁病死。

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其祖爷杨春是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1岁时,就会写近体诗;12岁时,读《吊古战场文》和《过秦论》重撰二文,深得长辈赞赏;13岁时,他随父入京师,写《黄叶诗》,轰动京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遂将其收为门下弟子。24岁时,高中状元。

可惜,良才不遇明主。武宗皇帝朱厚照既不喜欢读书,又不理朝政,还经常与太监们化装后外出寻花问柳。忠勇刚直的杨慎不避斧钺,犯颜直谏。然而,朱厚照根本就没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杨慎实在气愤不过,在写下“紫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等讽刺性词句后,便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武宗终因酒色过度死去。由于武宗无子,其位由堂弟朱厚熜继承,这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世宗登基后,招回杨慎,并授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之职。可是,这个朱厚熜比朱厚照并好不了多少,对杨慎的劝谏同样听不进去。

数度失欢帝王

就这样,杨慎数度失欢于皇帝,同时又结怨于权奸,虽有雄才大略,却难有机会施展。尤其是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他的政治生涯便走到了尽头。

所谓的内阁“大礼议”纷争,事起武宗皇帝朱厚照驾崩。他死后,人们发现其遗诏中只有“兴献王长子来京嗣皇帝位”一 言,其他的什么也没交待。于是,杨慎的父亲——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等一批大臣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要朱厚熜登上皇帝宝座后认先皇帝朱厚照之父孝宗为“皇考”,享祀太庙;称自己的生父为“本生父”或“皇叔父”。可是,朱厚熜却偏不信这个邪,在即位后的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并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同时,张聪、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主张在孝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兴献王朱佑杬)。对此,杨慎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1524年春,杨慎的父亲被迫辞官归里。

此后不久,刚愎自用的朱厚熜变本加厉,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大学士丰熙等见状,再次上疏力谏。朱厚熜震怒,竟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便联合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200多人,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大哭以抗议非法逮捕朝臣。朱厚熜暴怒,下诏将其全部逮捕入狱,并廷杖为首之人,结果死伤17人。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分别于七月十七日、二十七日被廷杖,每次都死而复生。最终,他被判发配滇西戍边的重罪。

三十五年流放生涯

嘉靖三年(1524)八月初,杨慎被押解从潞河上船,经山东、江苏入长江溯流而上,至湖北江陵登陆,经湘西、贵州入滇,然后经南宁(曲靖)、昆明、楚雄,于次年春达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地区),行程数千里。

从此,杨慎度过了35年的流放生涯,在这35年中杨慎数度返乡,来往于川滇之间,行走在早已开通的南方丝绸之路上。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版《杨升庵年谱》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杨慎自发配地云南保山返蜀,他选择《滇程记》所记的“自邛、雅、建昌、会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的古路回川。这条官道从成都出发,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荥经、汉源、甘洛、越西、喜德、泸沽、西昌、德昌、会理进入云南境内,经永仁、大姚、姚安、祥云通至大理。

从杨慎的《犯星歌四首》之“金沙江水绕环洲,江岸家家对白鸥。渔父长歌僰人曲,盐商爱上白夷楼”可知,杨慎行走建昌道,是经由环洲(今云南武定)入川的。在十月的建昌道上,绿树遮天、花野遍地,“十月妖花红满烟,万家蛮书绿遮天。眼中忽见浑相识,梦里曾游瘴海边。”对于这条道路,杨慎认为极为难行,所以有“飞鸟不飞愁羽堕,行人何事远来游”。建昌道沿途以金沙江、大渡河、大相岭最为难行。据何东铭所著《邛嶲野录·关隘》所述,三国诸葛亮的“五月渡泸”见证了拉鮓古渡的难行,“四时多瘴气,四五月间发,人冲之死。”

古渡写下名词

1539年5月,杨慎返滇。七月,杨慎至会川(今四川省会理县),从会理县城至金沙江上的拉鮓,写有《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此诗描写杨慎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他先忆及曾经投宿四川嘉陵江畔,而今又夜宿金沙江拉鮓古渡,彻夜江声,中天月色,飘零游子,今昔离愁油然而生,思乡之苦溢于言表。

杨慎七次在云南与四川之间往返。数次经过拉鮓古渡看到万里长江奔腾而过,感慨万千,除写下《宿金沙江》外,还写下了著名的《临江仙》。拉鮓古渡奔流不息的江水,一路高歌向东,举目四望青翠葱绿的青山,情景与词中描述高度吻合。而白发渔樵只有在穷乡僻壤的拉鮓古渡才能见到,而在其他杨慎经过的宜宾、泸州等长江渡口城市则绝难见到。

拉鮓古渡自古就有江渚。江渚,是指江中小洲、小岛,或半岛,或江畔有湿地的小块陆地。《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等均有记载:“江渚有事,责其死效。”唐李绅《渡西陵十六韵》:“海门凝雾暗,江渚溼云横。”这种江渚在拉鮓古渡两岸均有,不但有江渚,江渚上还有小村庄,村庄里有供过客落脚的小客栈。

“浊酒”,是拉鮓古渡两岸山村自古以来饮用的一种米酒,这种米酒连糟一起是昏浊的,度数较低,口感极佳。而“喜相逢”的故人,则是杨慎上次从拉鮓古渡过江时所交的白发渔樵。这种“喜相逢”在杨慎也经过的宜宾、泸州等渡口城市更是不可能。当年的宜宾、泸州已是人烟稠密的繁华城市,不仅见不到白发渔樵,即便在茫茫人海中有白发渔樵擦肩而过,也不可能再“喜相逢”,只有在拉鮓古渡这样的小地方才会出现这样的“喜相逢”。

以上这些拉鮓古渡与杨慎《临江仙》所描述的情景高度吻合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杨慎在嘉靖十七年(1538)从保山回乡省亲从拉鮓古渡渡江后,于次年从新都返回保山途中再次渡过拉鮓古渡,夜宿于拉鮓这座小山村,写下了千古名词《临江仙》。

新闻推荐

“两会”烟区将推广燃气自控密集烤房项目

本报讯近日,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联合科研单位在西昌召开“燃气自控密集烤房”示范推广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讨论会。...

会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