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6岁成都乡村医生的坚守 病人每隔一天需换药 每次5块6 换药192天 他们换成“亲人”
乡村医生杨炳贵在刘大爷家里给其换药
“大爷,今天走哪儿去耍了?”3月16日上午11点,快要下夜班了,疲惫的杨炳贵忙完手上的工作后,提上药箱骑着电动车来到病人刘大爷的家中为他换药,一见面两人便唠起了家常。
从去年9月开始,每隔一天,给刘大爷换药,对杨炳贵来说已成了一种习惯。
61岁的刘正忠因鼻咽恶性肿瘤放疗导致右颈部包块流脓,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就诊。接诊的杨炳贵得知其儿女不在身边,治疗十分不便,当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刘大爷,刘大爷每隔一天都会找杨炳贵换药,这一换,就是192天。
192天,这是乡村医生杨炳贵的坚守。“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我觉得农村更适合我。”今年26岁的他说。
两人的故事 换药
上完夜班后,他还到大爷家中去换药
两人的故事要从第一次接诊说起。
2018年9月6日,家住人和乡璧山村的刘大爷来到人和乡卫生院就诊,他因鼻咽恶性肿瘤进行了手术,术后的放疗导致其右颈部包块流脓,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外出看病十分不便,他选择家附近的卫生院进行治疗。
那天,接诊的是住院医师杨炳贵,刘大爷的病症并非几日就能医治好,伤口需每隔一天换药,隔一段时间还需输液。得知刘大爷家里情况后,杨炳贵当即把手机号码给了刘大爷:“大爷,你以后有问题直接找我。”
从那天开始,刘大爷每隔一天都会找杨炳贵换药,如果大爷没来卫生所,杨炳贵则会主动到大爷家中为其换药。
3月16日,这是杨炳贵为刘大爷换药的第192天。上午11点过,上完夜班后,杨炳贵来到了刘大爷家中。换药前,杨炳贵先用毛巾围在刘大爷的衣领上,避免药品或脓包滴到衣服上面。接着,用镊子将刘大爷颈部的纱布一层一层取下,当剩下紧贴伤口的纱布时,他停了下来,“伤口还是有一点出血。”他转身到药箱里取出针管,吸了一管生理盐水,将纱布喷湿润。待纱布与伤口自然分离后才轻轻取下。
上药、包扎,很快,刘大爷的伤口便重新换好了药。“小杨,快中午了,你把饭吃了再走嘛。”换好药后,刘大爷热情招待着,杨炳贵以医院还有事,婉言谢绝了。
病人眼中的他 亲人
“他耐心仔细,把我当成父亲一样细心照顾”
刘大爷的家距离卫生院约有两公里,步行需半个小时,逢赶场天他会在老伴儿的陪同下,到医院找杨炳贵换药。如果刘大爷没来,杨炳贵则会自己上门去帮他换药。“每次换药只要5块6毛,他却耐心仔细的弄,把我当成父亲一样细心照顾。”
刘大爷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在成都工作,小儿子在北京。而杨炳贵则与刘大爷的小儿子同龄。换药时,两人总会聊聊家常。“他没把我当成病人,而是当亲人一样照顾。”
杨炳贵的细心,给刘大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换药,刘大爷隔一段时间还要来输液,一输就是几个小时,手容易冰冷。隔了几天,大女儿给他买了一个暖手袋,刘大爷有些懵,“怎么突然给我买这个?”这时,他才知道,原来杨炳贵悄悄给大女儿发了微信,让她给父亲买暖手袋,方便输液时使用。
有一次,两人聊天,刘大爷提到想吃哈密瓜,杨炳贵回头也给刘大爷的女儿说了,大女儿隔天就买了几个哈密瓜回来。
“刘大爷的儿女都非常孝顺,只不过他心中愧疚,不想麻烦他们。”杨炳贵说。原来,为了给刘大爷治病,大女儿四处筹钱,把车也卖了,小儿子为了照顾父亲,原本可以继续在高校深造,也放弃了。手术后这些年,每个月的医药费也是女儿在负担,因此,他不愿意再麻烦儿女。儿女不在身边,杨炳贵担任起刘大爷的“生活顾问”,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少吃,他都会一一提醒。遇到刘大爷拿不准的,打电话过去,杨医生也会及时解答。
日子久了,两人关系越来越亲密,杨医生对刘大爷的好,儿女们也看在眼里。今年正月初六,刘大爷家请客吃饭,特意给杨医生打了电话:“杨医生,你初六过来吃个饭,有惊喜。”不巧的是,杨炳贵回凉山老家过年,还未回来。
3月初,刘大爷和家人一起来到卫生院,送来了惊喜,他们特意为杨炳贵制作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视病人如亲人,弘扬医德医风”。
同事眼中的他 敬业
一个月要照顾50名病人
是其他医生的两倍
在同事们眼中,杨炳贵确实做到了待病人如自己亲人一样。“一个月全院有150名左右的病人,其中他一个人要照顾50名,是其他同事的两倍。”与杨炳贵共事2年的佐莉英说,杨炳贵脾气好,细心仔细,很多病人来看病指定要找他。
佐莉英回忆,医院里有一名老人,因为年纪大了,无家人照顾,每次上厕所蹲下去就起不来,这时只要他招呼一声,杨炳贵不仅会帮忙扶起来,还会帮他擦屁股;卫生院附近一名病人突发脑出血,家属跑进医院求助,杨炳贵立刻来到病人家中,背起病人往医院去,途中被吐了一身……在她看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其他同事不会愿意这样做,他却从不嫌弃。“他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小孩当成自己的孩子,他用行动诠释医者情怀。”
医院里人手紧张,杨炳贵的本职是住院医师,负责看门诊和住院的病人,可是一忙起来,抽血、照片都得亲自上阵,每天从早上8点上到第二天中午12点,一周至少有四天回家遇不到妻子。如此繁忙的工作下,在完成医务工作后,杨炳贵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兼职出纳,常常弄到凌晨两三点。然而,对于这些工作,杨炳贵从未抱怨过,却笑着说:“年轻人,多学习多分担一些。”
他眼中的自己
耙耳朵
性格温和 遇到病人更是微笑面对
记者了解到,在人和乡卫生院里工作的医生、护士多是从农村走出来后再回去,杨炳贵也不例外。杨炳贵来自凉山州会理县的一个小村庄,通过努力学习,他走出大山,来到成都工作。却没想到,他后来又回到了山村。杨炳贵说,当初有机会到城里更好的医院工作,后来因为妻子怀孕,便选择了离妻子更近的地方,来到了青白江人和乡卫生院,这一干便是两年。
虽然来卫生院的时间不长,杨炳贵今年也才26岁,但当地的村民对他十分信任。记者在办公室里与他交谈时,不断地有病人或家属找到他询问,他均进行了解答。
“我觉得信任和尊重是相互的,首先要尊重病人,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他有一套与大家相处的方法——耐心倾听,站到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因为自己的亲人也会有生病的时候,所以他十分理解患者家属的一些行为。
面对病人时,如何保持细心和耐心?杨炳贵笑出了声;“我就是个耙耳朵。”他说,自己性格温和,耐得住性子,几乎没有和家人朋友吵过架、生过气,遇到病人他更是微笑面对。
坚守
“说老实话,我觉得农村更适合我”
人和乡卫生院距离杨炳贵的老家,900多公里,因为路途遥远,他回一趟家需要先乘汽车到成都,再从成都坐火车到会理,再转几次汽车才能到。因为工作太忙,今年过年回家之前,他已有四年除夕没在家陪伴父母了。儿子出生到现在已经一岁多了,父母也没机会亲手抱一抱孙子,只能通过视频看一眼。
有一次,母亲美尼尔综合征发病在家中昏倒,被送往医院急救,母亲害怕他担心,没有让家人告诉他,事后他心中十分内疚,“身为医生,照顾了病人,却没有时间照顾家人。”谈到这里杨炳贵突然停顿了下来,有些哽咽,“算了,不提这些。”
对年轻的杨炳贵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将来有什么打算?会一直留在农村吗?还是去更大的平台?杨炳贵坦言,为了孩子将来的教育,他希望妻子能够到城里工作,不过自己则希望可以留在这里,“说老实话,我觉得农村更适合我。” 马向琳 红星新闻记者 张肇婷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新闻推荐
3月7日一大早,看见108国道近会理右侧森林边一股青烟在春雨中袅袅升起,“快点,马上去看看。”外北乡党委书记彭良立即紧...
会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理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