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战斗堡垒建设 落后村摇身变先进村

凉山日报 2018-11-15 08:50 大字

走进河漂村村民活动中心,首先进入视线的是悬挂在墙上的20多面表彰先进的锦旗、奖状,其中有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烤烟项目先进集体等。

从一个落后村摇身变成了先进村,河漂村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强化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最终实现浴火重生。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河漂村位于会理县黎溪镇,金沙江东岸,与攀枝花市拉鲊火车站仅一江之隔。全村幅员近22平方公里,共311户1200多人,是一个彝族聚居村落。

以前,河漂村因贫穷而治安混乱。村里20岁至40岁的村民常到附近的拉鲊火车站“顺手牵羊”,盗取铁路器材等倒卖赚钱,70多人因此进了监狱。还有人故意在人多的地方“碰瓷”,坑取医药费。渐渐地,村里逐渐形成了一股恶势力,村民之间有了矛盾,不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反而依靠黑恶势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面对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和边缘化问题,原鱼鲊乡党委(现已拆乡并入黎溪镇)下定决心,要重建基层战斗堡垒,强化党的领导,着力扭转乡风民风,恢复社会秩序,树立文明新风。

当了10多年村支部书记,已经退休的杨科明回忆说:“2001年,河漂村重新选举了村‘两委’班子成员,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新的村‘两委’成立后,首要抓的就是打击黑恶势力,整顿陈规陋习,恢复社会秩序。”

“凡是影响和破坏村里生产发展的事件,有一起我们处理一起,有一人我们处理一人。涉及违法犯罪的,我们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我们在村民中大力开展党性教育,听取群众心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渐渐地,村民对村‘两委’重新树立起了信心,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村民的生产生活又恢复到了正常轨道上来。”

干群齐心重建家园

2008年8月30日,会理县发生大地震。河漂村232户农房受灾,226户农房严重受损,6户农房倒塌;村小和村活动室也遭到严重破坏,该村成了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

震后不到半小时,杨科明就带领村党支部组织了一支20人的党员抢险突击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组建的救灾队伍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到达了河漂村。

在大家尚在犹豫是否拆除危房时,村支书杨科明和支委一班人不等不靠,自己动手率先拆除了自家的危房,以实际行动挨个说服亲戚朋友、村民主动拆除危房,就这样,在震后第二天,全村所有危房全部拆除,有效避免了引发次生灾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危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恢复重建中,村支书杨科明带领广大党员带头重建家园、带头恢复生产、带头承担责任、带头帮扶群众、带头维护稳定。积极争取65万元的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衔接建筑队伍、建筑材料,做到重建工作提前规划、提前安排;积极帮助重建户申请小额贷款600万元;提前介入化解辖区矛盾,营造良好的重建环境。8个月后,村民都搬进了新居,村庄干净整洁了,村道公路拓宽了,1100米进村入户道路全部水泥硬化,江边攀枝花树下还建起了一个1800余平方米的火把广场。

经历了“8·30”地震,村民们对党组织更加信任、更加依赖,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在灾后重建中,投工投劳,为建设家园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区域联建发展产业

家园恢复重建已经完成,河漂村“两委”开始谋划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会理县与凉山州的德昌县、会东县、攀枝花市的盐边县、仁和区以及云南省的元谋县接壤,为推进区域发展,会理县开展区域边界党建工作,在云甸镇、六华镇、小黑箐镇、黎溪镇、黎洪乡等7个乡镇试点推进。

河漂村所在的黎溪镇与仁和区大龙潭乡设立“携手共建”活动联席会。河漂村的村“两委”干部前往仁和区拉鲊村考察芒果产业发展后,决定利用双方相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建立“支部+协会+科技+基地”的芒果产业化经营体系,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考察回来后,党员们带头干,率先砍掉了自家地里不成规模、效益差的经济林木。党员以身作则,干部以上率下,群众也积极跟着干,很快800多亩的芒果基地建了起来。

通过多年的发展,鱼鲊乡河漂村芒果示范基地达6000亩,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鱼鲊蜜芒”商标,引进了以“新世纪、海顿、艾文、凯特”为主的20多个优质特色品种,以确保“鱼鲊蜜芒”产业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

每年的夏天,河漂村都会举办“鱼鲊蜜芒采摘节”,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前来的客商和游客络绎不绝。依靠党的引领,一个落后村实现了完美蜕变,河漂人过上了富裕快乐的生活。

本报记者 李仁芳

新闻推荐

民警上门办身份证顺便帮老人梳梳头

民警为老人整理头发。本报讯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融洽警民关系,会理县云甸派出所户籍...

会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