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可河芒果成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当其他地方的芒果都还在果袋里沉睡的时候,位于凉山州会东县铁柳镇可河村沿线的果园里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沉甸甸的芒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星星点点随风舞动,好一幅丰收的景象。
地处北纬26度,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全年无霜,这些天然的气候条件使可河沿线的芒果,色香味美,果肉饱满,而且在攀西地区成熟最早,比大崇、攀枝花等产区提早了一个月上市。芒果早市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记者来到芒果园里探个究竟。
“采摘的时候要按照采摘步骤,别伤到果了……”在可河乡大坪地村,村支部书记宋应明正在自家的芒果地里采摘芒果。芒果林中,一个个“胖墩墩”果子挂在树上,十分诱人。
“芒果价格按照市场不同,一般在3-4元之间,一亩地大概能产8000-10000斤左右,我家去年投产了十亩地,收入在6万元左右。”大坪地村村支部书记宋应明高兴地告诉县域经济记者,以前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养蚕,收入在2万元左右,现在种植芒果是以前收入的3倍。
在铁柳镇大坪地村,卖芒果已成为了当地人最大的经济收入。万朝志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有着十几年的芒果种植经验,除了自己的几十亩土地外,他还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发展芒果,如今他家的芒果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13亩。
不仅如此,万朝志还成立了芒果专业种植合作社,吸纳了100多户农户参与,目前合作社有700亩左右芒果。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指导等,实现了抱团发展,销售至沈阳、攀枝花、昆明、成都等地,且都是外面的客商进村收购。
“可河的芒果优势就在成熟早,市场好,我们早就来‘抢购\’了。”凉山州天生食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可河现在的贵妃芒是芒果中的“佼佼者”,其核薄肉厚,很受消费者青睐。
打造万亩基地品牌效应助增收
现在,芒果已成为铁柳镇重要的特色水果之一,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主力军。
但是曾经的可河芒果在种植技术、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经验都欠缺,以至经济效益不好,再加上交通条件非常困难,销售市场没有完全打开。
“可河芒果最开始没有形成品牌,销路并不广,我们就不断反思,寻找问题根源。”铁柳镇党委书记廖宇超说,找到问题后,通过多方在新闻宣传、品牌打造、产品销售要点、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同时邀请州热作所到果园里针对芒果等热带作物的产业发展、生产发展技术、农果管理技术等进行现场教学。
“在管理方面,我们也多施用农家肥、套袋、生物防治虫害,成熟了采摘不使用催红素。”宋应明指着自家的芒果向我们介绍,这样自然成熟的芒果,色泽艳丽,口感香甜,皮薄肉厚不塞牙,使可河芒果口感特别好。
此外,依托气候优势,铁柳镇提出建设“万亩”芒果基地,目前,会东县可河芒果种植已达10000亩,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产品规模的扩大,让群众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现在铁柳镇的可河村、上进村、喇叭村、大坪地村4个村都已将芒果作为本村支柱产业发展。各自之间采取资源、信息、技术共享机制,果袋、包装箱带等均采用统一订购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销售成本,还在不断探索品种改良,提升品质,扩大产业规模,努力打造产业品牌,保障“可河芒果”的质量及口碑,实现互利共赢。
(李桂林 戚原)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9日,会东县召开卫生计生暨防治艾滋病工作会,总结回顾2017年卫生计生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安排2018年工作,通报...
会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