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下田传技术 手把手教老乡“拔穷根”过去5年,四川组织400多名专家智力服务基层
过去5年,四川组织400多名专家智力服务基层 专家下到田间地头,为乡亲送技术上门。
专家智力服务基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5年来/
四川省人社厅共组织了20多期专家服务团,超过400名专家下到阿坝、德阳、甘孜、泸州、达州等14市(州)61个区(县)的学校、医院、畜牧养殖场等基层一线,围绕工业、农业、卫生、城乡规划、住建、旅游、畜牧等领域243个项目开展服务活动,培训各类人员12万余人次。
2017年/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聚焦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主战场,以“四大片区”贫困县为重点,兼顾非贫困县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专家智力的迫切需求,全年组织12期专家智力服务活动,邀请200名高级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深入一线,解决贫困县在***、精准脱贫中的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突出问题。
5月初夏,四川农业大学博导冯宗云,一脚踏进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瓦沟村藜麦地里。
大雨磅礴中,冯宗云背着双肩包,打着伞,蹲下身子,查看藜麦,他仔细数了数,这批藜麦刚抽出七八片叶子。“长势还不错。”望着老乡期待的眼神,冯宗云抛出一句话,老乡的心也安稳下来。
这一天,冯宗云马不停蹄,跑了两个乡,下到两个藜麦基地,为村民做技术指导和防治病虫害指导。
在布拖试种藜麦,这是当地人民脱贫的希望。
事实上,冯宗云下田,只是专家下基层展开智力服务的一个缩影。
从2012年开始,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每年组织专家团下基层,为基层单位和乡亲送技术上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智力扶贫帮助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给了他们从根本上“拔穷根”的希望。
村屯“义诊”/
点出核桃落果“老病根”
5月,雅安市雨城区八步乡李家村的田间,处于试果期的核桃树下大大小小的落果成堆。四川省林科院经济林专家梁颇一路走过,逐一指出“哪株是缺肥落果,哪株是缺花(雄花)落果,哪株是高温高湿不透风落果”……针对不同的落果原因,他对症下药地开出“药方”,现场解答着种植户的各种疑问。
“没想到核桃种植还需要这么多管理和技术,原来以为老枝条越多,结的核桃越多,没想到核桃结果是结在当年新发的枝条上。”拿着小本本,种植户老李边记边感叹。
梁颇,是四川省专家服务团的一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人社厅启动专家下基层行动工程,根据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引导和支持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省部级专家、高层次人才和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到县级单位、农村乡镇等基层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接下来几年时间里,一支涵盖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被组建起来,不断推动***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在茂县综合林场甜樱桃标准示范基地,农业专家组到就该基地存在“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规模发展度低与资源匮乏的矛盾、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果农商品意识淡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五大问题,进行咨询和“义诊”,并开具了解决问题的“处方”;此外,畜牧专家组对阿坝州畜牧业发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技术合作,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指导藏细毛羊品种选育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畜牧产业。
过去五年,这样的例子俯首即是,而有的项目服务区域跨度大、相距较远,所在地距成都来回车程近30个小时。
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专家们到甘孜高原藏区服务。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又正值秋冬季节,道路泥泞,天气寒冷,氧气稀缺。“专家们辗转高山峡谷,克服高原反应,切切实实下到基层做实事。”
精准服务/
专家彝区行手把手教学
对症下药,服务才能更精准。
在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郑家坝,省专家服务团大小凉山彝区行专家郑家国,从插秧、机器播种到修剪,手把手地向村民传授种植技能;在甘孜高原藏区,由于理塘县旅游项目受援需求明确,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陈乾康帮扶理塘县时,辗转于高山峡谷,带着学校4名专家深入当地的山水古庙,提出将集合学校优势资源,免费为当地设计创建4A级景区的方案。
在丹巴县,四川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兰志勋将麻醉技术的培训现场定在当地人民医院,一对一培训、现场示范手术,初步达成帮助当地县医院培训麻醉医务人员意向。
“为了实现精准服务,在每次在援助项目和专家的选拔上,我们都会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年初,省人社厅会组织各地对专家智力服务基层进行申报,“对***‘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中申报教育、卫生、农业、畜牧、旅游、科研、高新企业等领域智力需求的,给予重点支持。”以2017年为例,泸州、广安、达州等10个市(州)32个县(区)的145个项目,入选2017年专家智力服务项目,其中,四大片区贫困县23个,涉及项目115个。在专家选拔范围上,智力扶贫活动在以往传统的称号类、职称类专家选拔范围基础上,也将“千人计划”专家、中央部属高校高层次专家、高技能人才、在站博士后等高层次专家也纳入了专家选拔范围。
阿坝州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专家智力服务基层活动,促进了阿坝苹果、甜樱桃等特色水果产量产值全面提升,核桃牛奶、原浆啤酒等加工技术创新全面升级,有力地帮助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快了脱贫奔康步伐。“我们要给专家智力转化成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点赞。”。
机制长效/
扎根基层,结对服务
“接地气”的援助后,更多的长效机制也被逐渐探索出来。
2016年6月,第一届华西儿科呼吸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呼吸系统临床适宜技术应用进展及推广》培训班在成都开课。
课堂里,有4个来自凉山州会东县的“旁听生”,“有幸到成都上课,得益于四川省专家服务团***大小凉山彝区行活动。”会东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张毓茜说。当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儿科专家陶于洪作为专家服务团的一员,到会东县给医生们做讲座,为孩子们看病。交流过程中,陶于洪告诉张毓茜,即将在成都举行《小儿呼吸系统临床适宜技术应用进展及推广》培训班,张毓茜可免费参加。
彼时,在40多万人口的会东县,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一共只有12个儿科医生。“我们既缺医生也缺技术。”专家们的到来,对张毓茜和同事的影响非常大。除了现场义诊和开讲座外,陶于洪还承诺将给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支持。很快,会东县妇幼保健院借助服务团平台,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达成了长期援助意向:华西第二医院不仅为会东县儿童看病开通绿色通道,还向会东县妇幼保健院医生提供免费培训。
据省专家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每一次专家服务团的援助活动中,受援单位和群众都会主动索专家们的联系方式,积极建立起与专家及专家所在单位的长期联系机制。“总之,这是一支长期的服务队伍。”该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为督促重点工作落实,会东县持续对就省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环境保护、防汛减灾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深入调研。11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建春到...
会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