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铁柳镇三村村: “党建+”下好农村发展大棋
村民在图书室学习。 肖顺畅 摄 打造一新的三村村组织阵地。 曹云涛 摄
民族文化广场、幼教点、卫生室、农家书屋,环境越发漂亮……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今正向着小康大步迈进。整治村容村貌,发展特色种植和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会东县铁柳镇三村村党员群众热情高涨,干事创业,打造集“特色农业、民俗风情、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傈僳风情村。
党建促组织强筋健体
“村党支部是农村建设的龙头。基层党组织廉洁团结,才有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下好发展的大棋。”三村村支书马成荣说,该村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全力建强党支部堡垒。他原是铁柳镇工作人员,在脱贫攻坚时选派到三村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这次换届时被推选为该村支部书记。
近年来,该村创新开展“创建红旗支部,争做星级党员”创建评比活动,促进党支部争创“十面旗”,党员争当为民“五颗星”,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活力。“十面红旗”即阵地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乡风文明、集体经济增收、农村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精准扶贫脱贫摘帽、民族团结创建、信访维稳和四议两公开。党员“十颗星”即率先致富小康星、村级议事带头星、民事纠纷调解星、服务群众奉献星、帮贫解困扶助星、带头学习科技星、爱护环境卫生星、带动村风文明星、政策法律宣传星、积极建言献策星。每半年组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对支部和党员进行评议、测评,实行摘(旗)星定(旗)星动态管理,保证党员先锋作用的充分发挥。
“党员干部尤其‘两委\’成员称不称职,关键在于是否急群众之所急,是否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党员和两委干部称不称职,村民最有发言权,交给村民群众来测评,最恰当。”马成荣表示。
基层组织的活力,必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三村村将目光盯住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优秀人员及较高文化水平人员,从中发展积极分子,并组织政策教育和能力培训,壮大党员队伍、积累后备干部,提高支部带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该村以支部组织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11.2公里硬化通村路、村幼教点、卫生室、文化室和民俗文化坝子等相继投用;全面清理垃圾,美化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落后面貌一去不复返,村民为村党支部竖起了大拇指。
党建帮扶带特色产业
远看是幅画,近看是农家。时下正是盛夏时节,三村村田地种成片,石榴玉米香满园。
“多亏村支部引进公司,不然我们还不敢大起胆子种呢,” 杨国才说,年初承包23亩荒山种植软籽石榴,预计三年后产值可达18万元,盛果期还将翻番。
“致富路走得长远,还在于因地制宜。”马成荣介绍,三村村以党建促产业,将“一村一品”融入农业侧供给结构性改革,支部牵头与公司签订合同,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品牌,打造市场。
该村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将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30万元与村合作社挂钩,把产业扶持基金、村级资金用活用在刀刃上。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石榴苗及技术,实行订单收购,使农户与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合作社与农户、农户与支部、支部与公司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大发展需要大项目。三村村充分放大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助推大项目落户,助推村民奔小康。目前,在县委县政府“关照”下,总投资5亿元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已正式签订合同,投资5.4亿元的弯腰树电站项目正在落地。
谈起近一年来的变化,马成荣“很自得”。他说,将继续团结村“两委”,按照“长短”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核桃、石榴、蚕桑,套种秋豌豆、时令蔬果致富增收。
肖顺畅
新闻推荐
荣获表彰的2016会东榜样人物。本报讯8月2日,“2016会东榜样”人物表彰大会在和文中学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韩顺英、余文、冯全斌、张云芬、苏国富、唐川、刘绍珍、苏久石珍、朱芝祥...
会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