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推广农家肥 引领“绿色春耕”

凉山日报 2019-03-28 07:37 大字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消费的浪潮,农民逐渐转变了“化肥是宝、家肥是草”的陈旧观念,一度被冷落的农家肥又成为了春耕时节农民种地的首选。

近日,记者在甘洛县各乡镇农村采访春耕备耕生产时看到,田间地头人头攒动,许多农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农资部门大批量购买化肥,而是把农家肥送往田间地头,为春耕生产做准备。

“过去我种地用化肥,但化肥副作用大,污染土地,造成土壤板结。农家肥虽然肥效慢,效果长又肥地,但长出来的农产品属绿色食品,无公害且环保,还能增加产量。现在不只城里人,连我们农村人买东西都重视绿色无公害,这农家肥也成了宝,紧俏得很!”普昌镇马拉哈村村民阿呷热布莫一边往田地里拉运农家肥,一边笑着说道。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进程加快,不少农民习惯于“化肥撒撒、农药打打”的种植方式,丢弃了积造农家肥的好传统。针对这一现状,甘洛县涉农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按照“绿色种植”的要求,倡导村民开展“低碳生产”,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施用农家肥,在增强土壤肥力、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不断增加收入,受到村民普遍欢迎。

“施农家肥代替化肥,每亩能节省近60元的投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种出的粮食售价比施化肥的高,也有助于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所以我们在春耕时鼓励农民施用农家肥。”甘洛县阿尔乡哈莫村驻村干部曲木布铁说。

据悉,近年来,甘洛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积极向农民宣传科学施肥、改良土壤的重要性,尝到甜头的村民对施用农家肥有了新的认识。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开始科学施用农家肥,每到备耕生产时就能看到田间地头堆满了农家肥,这些农家肥大多产出于农村养殖场,循环利用农家肥,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文/图 本报记者 施建华

新闻推荐

甘洛蓼坪乡:发展蔬菜种植2500余亩

3月26日,甘洛县蓼坪乡振兴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抢抓天气转暖的有利时机,进行育苗和移栽作业,为新一年的增...

甘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