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几瓦\’‘卡莎莎\’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南充晚报 2019-02-18 01:01 大字

本报讯 2月11日(正月初七)一早,顺庆区公安分局民警杨珈玮就忙碌起来。他蹑手蹑脚为熟睡中的女儿盖好被子, 背上行囊挥手告别泪眼婆娑的妻子,启程返回援凉脱贫攻坚的“家”———距离南充500多公里的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鲁格村,开启了新一年的扶贫之旅。

出生于大凉山的杨珈玮,很想为家乡发展作些贡献。去年6月28日,在公安系统的扶贫号召下,他自告奋勇来到了这个山高路陡弯急、道路濒临悬崖的鲁格村,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主动担责,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面对当地艰苦的生活条件,杨珈玮毫不动摇。他吃住在村里,没有食堂就自己买菜做饭, 没有水就自己肩挑背扛, 没有洗澡间晚上就在房子旁边洗,没有电视电脑就看书练字学习……衣服整洁、待人和气、办事公正是鲁格村村民对杨珈玮的普遍印象。虽然到村上只有短短半年多时间,但他常常与村民拉家常,帮村民搞生产,已然和当地村民打成了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鲁格村饮水难问题由来已久,杨珈玮决定从这个大难题入手,为当地群众分忧解愁。他白天带人到村里丈量水井和水池间的距离,晚上则挨家挨户通知大家一起商讨水井整合分配方案。经过共同努力,困扰村民几十年的饮水难问题终于解决了。看着眼前乡亲们纯真的笑容,远眺连绵不绝的青山,杨珈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更多了一份战天斗地的勇气。

当地建卡贫困户木几拉日做梦都没想到,在山顶牧马还会有人送衣服给他。去年7月10日,木几拉日在山顶跑马场牧马,杨珈玮来到他身旁和他摆起了龙门阵。 听木几拉日说起家里很穷,衣服都没得好的, 杨珈玮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搞得来。”分别后,杨珈玮通过朋友圈很快募集到衣物。10多天后, 当木几拉日从杨珈玮手里接过20余件衣物,不禁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说话算话!警察‘瓦几瓦’(彝语: 非常好)!‘卡莎莎’(彝语:非常感谢)!”

“我倍加珍惜收到的每一个‘瓦几瓦’‘卡莎莎’, 那是我一辈子的财富。”杨珈玮动情地说。

南充晚报记者 陈松

新闻推荐

凉山州食药监局调研喜德越西甘洛三县基层监管所工作

本报讯2018年岁末,州食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兵率相关科室人员到喜德、越西、甘洛3县调研基层监管所建设情况。...

甘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