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援彝 索玛花开大凉山

南充晚报 2018-09-25 01:06 大字

■ 高坪记者站 周汉兵

6月30日,高坪区26名援彝干部奔赴岗位, 其中25名“落户” 凉山州甘洛县, 开展脱贫帮扶。在过去的80多天时间里,他们不仅克服艰难险阻,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而且带领全 省 奔 赴 甘 洛 的530多名援彝队员,抱团帮扶。

“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必须埋头苦干!”

“两个多月来,我们完成了2.5万余名贫困群众的全覆盖走访; 初步形成2018年至2020年甘洛县脱贫攻坚项目库规划;成功举办凉山州已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现场会,并做经验交流发言;‘索玛花\’工程在凉山州各县市中排名上升至全州第八,受到全州点名表扬……”9月20日,高坪区委副书记张青松,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春艳带领有派出援彝人员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奔赴凉山州甘洛县, 看望慰问援彝干部。在座谈会上,甘洛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县委副书记任贤明简明扼要地向慰问组“报账”。

短短80天,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甘洛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7个镇、21个乡、227个村,农业人口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 虽然这里空气清新、物产生态、民风淳朴,但更严重的是这里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观念落后。

高坪区25名帮扶队员, 其中有17名工作在村上。

村上究竟有多艰难?“尽管自己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 但到了那里还是比预想的差远了。”援助嘎日乡热牛八嘎村的包林告诉记者, 他在这里没有住房,只能蜗居在村委会办公室。这里没有商店,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晚上只有他一个人。 到乡政府基本得靠走,大约接近2个小时;从村里到县城乘车需要2个多小时,而且不是随时都有车,很多时候得靠“碰运气”。

“山高坡陡,每天上班、下班走路差不多要3个多小时,路上还要经过一条小河沟,要把鞋脱了,光脚过河,过完河再把鞋穿上继续走。”高坪区疾控中心干部、 援助嘎日乡石勒波村的赵永忠介绍,为了减少疲惫的奔波,最后只好住在了村活动室。7月份,他吃掉了差不多7.5公斤干面条, 每天早晚都只能煮面条吃。

住在有“悬崖村”之称的乌史大桥乡二坪村的帮扶干部杨雯均,每次上山攀登那段“悬崖”,都需要2个小时左右,而且一旦下雨就不敢上去,所以他一旦上山就不想下山。有一次开车回村上,杨雯均在前面开车, 突然山上滚落碗口粗的石头,后面的同事疯狂鸣笛让他停下来,但他已经停不下来,只好硬冲,刚好冲过去,石头就掉在车尾不到1米。他停下车,汗水大颗大颗直冒。

说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几乎每一个帮扶干部都有一大把辛酸泪,但没有一个人后悔。 他们都不约而同表达了一个态度:既然选择了甘洛,就只能义无反顾,埋头把事情做好。

“你追我赶、相互协作的局面逐渐打开。”

9月21日,记者在甘洛县前进乡政府看到, 来自高坪区的挂职副书记李强,正在与来自绵阳、遂宁等地的10多名干部一起,商量帮扶的具体事项。作为挂职副书记,李强还有一个职务,就是前进乡帮扶队队长。

高坪区是省委明确的援助甘洛县的“队长单位”,全省机关、市州及县区,共派遣了530多名干部、教师、医务工作、 农业技术人员等来到甘洛。因此, 高坪的干部不仅要自己干,还要组织协调其他地方的援助队员合力干。

奋战在甘洛县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高坪帮扶工作队队员,始终坚持“用真心、带真情、真扶贫”,不仅在所在乡村、行业实实在在推进工作,而且以良好的作风影响和感染着其他地方的帮扶队员和当地的干部群众。“高坪区的综合帮扶队员对我们触动很大, 工作很实在。”来自西昌、驻甘洛县苏雄乡的帮扶队员谌生福在微信群里点赞,“他们把当地好的作风带过来了,我们也不能落后。”

看过电视剧《索玛花开》的都比较清晰地记得甘洛县阿嘎乡, 高坪区江陵镇干部吉江林挂职该乡副书记、乡帮扶队队长后,与当地干部一道,及时组织驻扎乡村两级的16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综合帮扶工作队成员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全乡9个村进行走访,到产业基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第一时间了解乡情、熟悉村情、掌握民情,早进角色,高效有序融入。

尽管帮扶队员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分工不分家。挂职甘洛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 县委副书记任贤明,不仅统筹协调,而且身先士卒,奔忙在一线。他介绍说,目前帮扶工作队制定了10多项工作制度,基本实现了靠制度管人,目前好的机制正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相互协作的局面逐渐打开。

帮扶成效

实例1

吉江林是高坪区江陵镇副书记,这次到甘洛县阿嘎乡担任副书记、 帮扶队长后, 大胆创新, 积极为乡党委建言献策,大力开展“1+1+N”全覆盖工作法。采取彝汉搭配、新老组合的方式,将乡领导班子成员与挂职副书记结对联片包村, 将村支两委干部与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包村包户, 实现全乡所有农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结合阿嘎乡的资源优势, 他们把全乡9个村规划为“三大片区”。引进甘洛原野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绵竹仲达专业种植合作社等,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保险”等模式,加快打造特色生态养殖区、 高山生态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园、“文创+康养+旅游+休闲” 的休闲康养区。

实例2

在甘洛县, 村民的住房大多是自发搬迁修建。究竟搬迁了多少户,搬迁到哪里了,这些都需要摸排清楚。高坪区扶贫移民局挂职甘洛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的杨西军,带领各地队员28名,历时1个多月,跑遍了包括甘洛在内的8个县,摸排登记5300多户。尽管队员来自各地,但大家彼此信任、 相互配合, 创造了甘洛的“高坪速度”和“高坪经验”,凉山州把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现场会安排在甘洛县召开,并做经验交流发言。

实例3

青居镇挂职甘洛县玉田镇副书记、镇帮扶队队长的林涛,到任后,与来自全省的队员“抱成一团”,开展“小微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从8月29日至9月23日,他们开展县内乡外自发搬迁识别调查工作,奔走了蓼坪、田坝、普昌、新市坝4个乡镇的12个村,精准核实了37户。他还与当地干部一道到玉田镇罗玛村, 协调解决辣椒种植存在的问题, 带动群众种植辣椒近200亩。

实例4

新市坝镇约子村家家户户每年都种红苕,而且产量高、品质好。今年全村种植红苕面积有350亩,总产量超17万公斤,除去种植户自行处理和拿来喂猪的外,还有至少7.5万公斤的囤积量。由于这里的红苕好吃,当地村民、干部都引以为傲,但却因为各种原因,红苕只能“待字闺中”。

高坪区石圭镇副镇长梁小兵挂职新市坝镇副书记、帮扶队长后,立即与帮扶队成员刘忠国、 冉清和镇村干部寻找出路,最后大家不谋而合有了“以购代捐”的想法。工作队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 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出资定制礼品盒,新市坝镇党委政府联系买家,多管齐下开展“以购代捐”,一系列的购销活动围绕着约子村的优质红苕展开,短短几天就促销上万公斤。

(本版图片均由高坪援彝队员提供)

新闻推荐

当毒品交易遇上警方夜查

王方泽兵娃开车来到石板桥,正准备联系发娃进行毒品交易,突然遇上当地警方开展夜查行动。前方探路的马仔杨某、孔某迪看...

甘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