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四川

宜宾日报 2018-06-19 01:13 大字

□闲云

路途遥远的省外朋友,对蜀地的奇山秀水充满无限向往,贪玩爱耍的四川朋友,又觉得故土地熟悉得无处可去了。蜀地的山究竟有多奇、水到底有多秀,熟悉的故土又真正为乡亲所了解吗?酷爱人文地理的四川散文家马恒健,以他出版的《蜀地秘境》《蜀地最后的秘境》《你不知道的四川》探秘三部曲,给出了一个令人犹如身临其境又令人回味悠长的答案。

十多年来,本来擅写小说故事、散文随笔的马恒健,自驾行程近二十万公里,持续地行进和跋涉于省内的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景观之中,专注地做着一件事---为湮灭于历史尘埃里的“冷景点”树碑立传。

在撰写长达70万字的探秘三部曲期间,马恒健穿越了汉代纵贯蜀地的灵关道最为艰险和荒凉的小相岭路段,探察了青川摩天岭下疑似的大明帝国建文帝朱允炆“明十四陵”,重走了明朝大军“叙南平蛮”战争中征剿僰人的进军之路,登临了威震川西的四川最大的明代军事古堡群永平堡,攀上了南宋王朝与蒙古贵族最后一场血战的凌霄城,凭吊了石达开的“滑铁卢”宜宾横江大战战场,见证了藏族的一个支系尔苏人传承的比甲骨文还古老的图画文字,翻越了蔡锷率护国军在“锁钥川滇”的要塞吟哦壮丽诗篇的雪山关,瞻仰了有“血肉筑成的抗战路”之称的当年与滇缅公路齐名的乐西公路等等。

马恒健的探秘三部曲,共记述了一百多处人文遗迹和地理景观,其中大部分尚未开发。他在被一处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古村寨古民俗所诱惑、被一座座孑然而立的古城堡古战场所震撼、被一条条杳无人迹的茶马道盐道所迷乱的背后,是种种难以言说的艰险。

著有广为后世传颂的《蜀中名胜记》的明代学者曹学佺认为:作文之事,游记最难。

不少游记,在写作过程中以及最终呈现的状况,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这一个缺陷:“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曹学佺语)。在马恒健看来,其重要原因有二:一是行路难,于是只有在写作时偷工减料;二是处境险,于是不得已而凭空臆造。

我跟随马恒健游历了他的探秘三部曲中的多数地方。在小相岭甘洛县蓼坪乡至海棠镇的南丝路古道上,在手机无信号且渺无人烟的境地,我们的越野车深陷泥潭;在威远穹窿地貌区域里攀登高顶古寨,马恒健在没顶的荒草荆棘中穿行,从头到脚粘满草粒树叶,活脱脱一个野人;为探察宜宾横江镇高高的悬崖之上的僰人崖墓,马恒健手抓崖壁上垂挂的藤萝,脚蹬崖壁上凸起的石缝,如壁虎般贴在崖面。

有了这样的经历,马恒健认为,所谓“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过是渲染读书妙处的迂腐之辞。他从持续不断地游历和写作中悟到,万里之行固然始于书,但万言之书必须始于足,而真正要读懂万言书,则应当行迢迢万里路。

马恒健的始于足下的探秘三部曲,其读者的反响自然令他备受鼓舞。四川电视台主持海光曾语气激动地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带儿子正在他书中写到的一座军事古堡游览,目的是培养儿子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国务院办公厅的一名干部借赴蓉访友之机,慕名造访了马恒健并购买了两套三部曲,随即按书索骥开始游历。马恒健问他为何买两套,他说和儿子人手一套。

马恒健为四川的“冷景点”所树之碑所立之传,已逐渐为更多的所知。《中国国冢旅游》杂志为他开设蜀地秘境专版,《南方周末》刊发他的特稿,就连省内的《乐山日报》,也以“一个人文地理作家眼中的乐山”为题,连载他的文稿。

散文家蒋蓝这样评价马恒健和他的著作:“渴望不断有所发现,成为马恒健远足名山大川的唯一理由,也成为了马恒健蜀地探秘系列著作给人的最大享受。”民俗学者谭楷说:“马恒健的文字是脚印化成的,很有意义!”

马恒健的探秘三部曲,抛开了一般读者对蜀地文化中的熊猫标签、天府标签等先入为主的概念,从地域上、文化中深入探寻不为人知的蜀地内涵,突破了常人对四川的认识。无怪乎不少读过这探秘三部曲的旅游爱好者如此感叹:和马恒健的深度游相比,自己去过的地方,仅仅是曾经路过而已。

新闻推荐

成都航空对口帮扶甘洛再“加码”

本报讯5月16日至17日,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劲一行到甘洛县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四川省川发展慈善基金会定...

甘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