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甘洛德布洛莫鬼山

凉山日报 2018-05-17 07:22 大字

行走在水墨山水画卷之中

5月7日,得知将前往甘洛探访鬼山的消息,心里生起诸多好奇,期盼即刻启程。

5月8日午饭后,采访组一行人驱车从西昌出发,经过4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甘洛县。因此次媒体探访鬼山,得到了甘洛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抵达甘洛县当天,当地宣传部已经为我们制定好了第二天前往鬼山的具体行程。

德布洛莫,彝族传说中的鬼山,相传彝族鬼灵崇拜中200多种神奇诡谲的鬼魅聚集之地。位于甘洛拉莫乡境内,海拔3000米左右,西与越西县交界,昼夜温差20多度。

5月9日早8点,在甘洛县委宣传部、县森林公安以及当地彝族毕摩和彝文化学者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县城向拉莫乡出发,去探秘传说中的鬼山德布洛莫。

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德布洛莫山脚下的一个电站,此时已经无路行车。当地村干部和向导、马帮也参与到我们的探秘队伍之中,一行17人在整装后正式徒步向鬼山出发,这时,我才知道探秘德布洛莫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据当地人介绍,德布洛莫四面环山,一座座大山巍峨险要,高耸入云。山上树木参天,藤蔓密布,林下荆棘丛生,树叶葱郁遮日,怪石狰狞,泉水多眼嵌于岩下,林中不但有毒蛇猛兽,随时还能看到一些不知其名的小动物出没。同时,还有怪异之声在山里林飘荡,胆小者慎入。

对于久居在城市的我们来说,德布洛莫是新鲜的,从海拔1000多米的山脚到3000米的山顶,沿途风光秀美。大山里的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林相完整、垂直分布明显,绵延十里的绿色翠屏里,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因当天天气不是很好,一直下着小雨,上山的小路变得湿滑和泥泞。山上云遮雾绕,朦朦胧胧,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刚从一幅水墨画之中走出来,又要走进另一幅水墨画之中。

坎坷曲折的山路,虽然走得腿脚发软,但呼吸着山间的清新空气,观赏着路边芳香碧绿的花草树木,聆听林间百鸟的宛转吟唱,风雨拂面而过,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唯美享受。

前进的道路并非一路风景,危险也无时不在。进入了大山深处,所有人的手机都失去了通讯信号,团队中有人不幸被蚂蟥叮咬,恐慌、焦虑顿时袭来。

好在越往大山深处行走,大山腹地古树参天、枯枝傲立,沟壑瀑布急流、灌木丛生、箭竹成林,风景秀丽如画。

山间的小溪,像一条银色的绸缎,从山坡上飞泻而下,撞击到石头上,发出了哗哗哗的声音,更让我们琢磨不透的是那流水叮叮咚咚的声响,如同风铃声那么清脆,又如同贝多芬的钢琴音律,那么的悦耳。

彝人心中的德布洛莫

经过3个余小时的跋山涉水,终于到达了德布洛莫入口,入口处一座酷似人像骷髅的山峰栩栩如生,被当地人称为“鬼门关”。

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云雾中神秘的鬼山德布洛莫若隐若现,矗立在群山的怀抱中,四周山峰绵延,各主峰距离德布洛莫的直线距离在2000—3000米,格外抢眼。

当地彝族文化学者向我们讲解,鬼山东南西北各有四个山口,意为四方鬼魅入口。鬼灵崇拜在彝族民间是一种普遍的宗教现象,彝人凡遇家境不顺、收获欠丰、疾病缠身、出行不利、冤家械斗等情况,皆以为是神灵不佑、鬼怪为殃,届时必延请毕摩举行驱鬼咒鬼仪式,将鬼魅驱送回鬼域德布洛莫。

大山的寒雾缓缓飘来,粘湿而寒冷,山间下着小雨,雨雾浓厚,遮掩了天,遮掩了远处德布洛莫,万千景色很快都隐没在白茫茫的云雾之中。

当地向导建议我们在天黑之前,绕到德布洛莫的后山安营扎寨,那里有两条小溪,中间有一块平地适合扎营。

2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德布洛莫的后山。燃起篝火,记者、学者、当地村民围聚在一起,从远古的神话传说谈到彝族的毕摩文化,谈到鬼山在彝族群众心目中的信仰和地位。

不论年代、不分民族,所有人都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此次《中国国家地理》探访德布洛莫鬼山,目的就是揭秘鬼山的神秘文化,展示当地人的风土人情,让更多人走进大凉山秘境。

夜袭来,达德布洛莫山更加幽静,采访团成员却难以入眠。他们整理笔记、翻看图片,准备用此行的所见所闻向读者朋友讲解不一样的鬼山故事,我们期待着。

文/图 买锐

新闻推荐

走进甘洛茶乡邂逅不一样的美

进入4月,甘洛县新茶乡青山绿水间的千亩茶园郁郁葱葱、春意盎然,一行行整齐的茶树迎着春日暖阳散发出沁人的清香。每日...

甘洛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洛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