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凝心聚力谋发展 逐梦小康战贫困 ——甘洛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凉山日报 2017-08-10 10:16 大字

美丽的彝家新寨。

◆截至目前,全州已有259家民营企业(商会)参与脱贫攻坚,投入总金额为4784万元,实施项目296个,230个贫困村10万余名贫困户得到帮扶。

◆在近日召开的凉山州金融精准扶贫融资对接会上,凉山州共签订授信金额206.94亿元、签订贷款意向协议金额93.37亿元、签订贷款合同金额60.33亿元。

◆喜德县筹集300万元建立脱贫攻坚和四个好创建奖励基金。

◆会理县针对重点任务的24个乡(镇)58个贫困村启动全覆盖脱贫攻坚专项巡察。

◆宁南县搭建人才平台、健全优惠政策、加强关心照顾“三位一体”推动人才工作务实化。

◆盐源县对全县94个贫困村进行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对5类具体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雷波县统筹整合、备案财政涉农资金2.9亿元,实施项目257个,助推精准脱贫。

(本报记者 张崇宁)

□文/图 施建华

一条条水泥硬化的通村公路宛如玉带通向偏远山乡,一座座富有农家特色、体现民族风格的崭新民居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一张张欣喜地笑脸写满了幸福与自信……盛夏季节,走进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的彝乡甘洛,吉米河两岸麦浪翻滚,马鞍山下万木争荣,城乡道路车水马龙,这里原先的一个个贫困村,正逐步蜕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甘洛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四川省88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县之一。近年来,甘洛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坚持用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贫困重点,聚集攻坚力量,聚合各类资源,科学决策,下大力气,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集中发力,不断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筑牢攻坚“堡垒”

2015年初,甘洛县阿尔乡且木村分别组建了扶惠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地合作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合作社吸收全村贫困户进社入股,在享受自己股金分红的基础上,村党支部将支部控股中的股金产生的红利作为支部集体积累,2017年1月,合作社将运营以来产生的利润全部给股民进行了分红。

近年来,甘洛县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工作作风的大熔炉和实践“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大舞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建设一支好的致富带头人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才能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留下“不走的工作队”。创新村干部轮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后进村整顿转化长效机制,选优配强了村社区“两委”班子232个、班子成员1620名;推进帮扶与扶贫深度融合,健全完善驻村帮扶长效机制,在向贫困村选派208名第一书记的同时,选派了100名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驻村帮扶工作队,为驻村帮扶工作队统一配备了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先后培训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1.2万人次。

在脱贫攻坚路上,甘洛县的创新和探索永不停歇。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中央“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和“脱贫路径”,甘洛县以贫困群众为主体,以消除贫困人口为工作重心,集中人力、汇聚物力、整合财力,积极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大胆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子,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产业扶持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帮扶脱贫、金融支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消费助推脱贫、合作发展脱贫、医疗健康脱贫、社会保障脱贫、务工增收脱贫“十大精准脱贫路径”,因户施策、因村而异开出治愈“穷疾”的良方。

特困片区集中攻坚

“两年前我们村非常贫困,村子里脏乱差现象突出,可谓是‘晴天尘土灰蒙蒙,雨天到处烂泥坑\’,现在不一样了,村内小巷道硬化了,家家都有小花园,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也让老乡们的农闲生活充满乐趣……”海棠镇正西村村民阿什木留说,“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西桥村的变化,只是甘洛县实施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甘洛县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从改善公共设施、美化人居环境、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增收富民产业入手,全面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的新农村。

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甘洛县把贫困程度最深、工作难度最大、基础条件最差的乡镇、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从精准识别每一户贫困户入手,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严格按规定程序,清理规范建档立卡户,为贫困村落实帮扶单位,为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台账、贫困户收入台账和帮扶工作需求清单。

阿嘎乡四赶千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保障滞后,群众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基于此,甘洛县把四赶千村列为精准扶贫重点村,集中投资,统筹推进道路硬化工程、人饮提升改造工程,同步实施村级幼儿园、贫困户危旧房改造、村标准化卫生所、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逐步增强。

地处高寒偏远山区的蓼坪乡小河村,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贫困村。围绕补齐发展差距上的“短板”,甘洛县整合各类资金,实施村委会维修改造、文化广场、村社道路硬化、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一揽子”项目,一举实现村社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危旧房改造率三个“百分之百”。

做强特色产业

近年来,甘洛县以农民稳定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模式,深入推进“七个一批”工程,更加注重产业扶贫,依托贫困村资源优势,按照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导向,创新产业扶贫资金精准配置到村、折股量化到户的利益联结带贫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门路,甘洛县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奖励办法。

与此同时,县上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在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持证务工人员、2亩核桃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从养鸡、养蜂、电子商务、经济林果、蔬菜、草畜养殖、加工贩运商贸等产业中再选择1至3项符合户情的增收项目,为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

按照“内强产业、外强劳务”的基本思路,不断优化规划引领、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黑苦荞、马铃薯、中药材、经济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甘洛县已发展核桃49万亩、马铃薯10.3万亩、黑苦荞5.2万亩......全县建成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37家、家庭农场121个,成功争创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带动各类特色产业发展9.6万亩。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2万人次,其中品牌培训完成905人,发放农民绿色证书150个。累计完成农民工输出18.4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62亿元。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在甘洛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质朴的22万甘洛各族儿女必将以更加务实的姿态,更加有为的意志,以时不我待、奋发赶超的决心,撸起袖子,大手笔书写建设繁荣富饶新甘洛、城乡融合新甘洛、美丽宜居新甘洛、包容奋进新甘洛、文明和谐新甘洛的美好新篇章。

新闻推荐

甘洛:深入开展环保问题整改及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本报讯8月6日,甘洛县召开环保委员会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州环保问题整改暨迎检工作会议精神,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环保问题整改及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会上,该县主要负责人通...

甘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