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他们4岁女儿到年近90岁父亲 一家子都背着“爱心背包”

成都日报 2017-08-04 02:39 大字

杨晓龙一家

提起杨晓龙的名字,也许很多人都不熟悉,但由他发起的“爱心背包”志愿者团队,却是成都公益事业的一张名片。在杨晓龙和团队的努力下,8年来已经有近30所中小学超过6000人次师生得到教学物资、生活用品等捐赠和送医送药、支教助学等帮扶,直至今日,这份爱心仍在不断蔓延,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于杨晓龙来说,实现“爱心背包”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家人共同的目标。这8年来,妻子伴随他跋山涉水、传递爱心,年近90岁的老父亲慷慨解囊,捐出了自己的退休金,就连只有4岁的女儿,今年也跟随他来到阿坝州山区,和这里的藏族孩子结为朋友……可以说,杨晓龙一家生动地诠释了爱和责任的传承,他们的爱心善举,也在这座城市里被传为佳话。

“爱心背包”背了8年 超过6000人次师生得帮扶

有关“爱心背包”的故事,要回溯到2009年。这年的2月,杨晓龙和妻子自驾前往云南,途经位于甘洛县坪坝乡的磨子沟村。那时,他们和当地朋友徒步四个小时才进山,结果发现这里生活条件很差,“当时我就承诺,一定要回来帮助他们。”杨晓龙说。

说到做到,回去之后,杨晓龙和同样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李星宇一道,开始合力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爱心物资,当年端午节,他们就重返甘洛县,把爱心物资送到了孩子们手中。就在那次回来之后,他们把户外游的QQ群改名为“爱心背包”,开始持续开展爱心公益活动。8年以来,“爱心背包”团队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近900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凉山州甘孜州巴中市等地近30所中小学超过6000人次师生得到教学物资、生活用品等捐赠和送医送药、支教助学等帮扶。

传承爱的理念

他们全家人背上“爱心背包”

今年,杨晓龙家多了一位成员,她就是10岁的藏族小姑娘德仲。今年“六一”儿童节,杨晓龙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阿坝州四洼乡家访时,结识了这个幼年丧父的孩子。经过和妻子商量,他们决定认下这个孩子,对她进行一对一帮扶。这是女儿第一次进入贫困山区,参与爱心援助活动,从此有了一个小姐姐,也让她感到十分开心。

促使杨晓龙推进“爱心背包”的,还有一个很大因素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在这个家庭里,“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感恩社会、尊老爱幼”是一直以来遵循的家训。杨晓龙的父亲今年已经快90岁了,虽然不能亲自前往山区,却仍然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资助山区孩子,“我希望把这样的精神在家庭中传承下去,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杨晓龙说。

本报记者 杨甦

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新闻推荐

在大凉山 邂逅尔苏

诺玛果,这个名字多少有点异域色彩。在成都学习和工作几年,她的名字常常成为与人初次打交道时的话题切入点。认识诺玛果却是在她的家乡凉山甘洛县。在该县海棠古镇街边的土坎上,一对着装很有特色的老...

甘洛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洛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