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装一条街 坚守一针一线的传承

新京报 2021-11-08 01:22 大字

11月5日,剧装一条街街景。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北京剧装厂总工艺师孙颖(中)和徒弟在设计剧装图案。受访者供图孙颖为荀派传人北京京剧演员朱红试装。受访者供图2020年8月24日,东城区西草市剧装一条街上,做工精美的京绣戏服挂出来展示。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10月29日,“把子许”传人许振海展示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精美凤冠。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向北一街之隔是前门步行街,向南一站地是天坛公园,在车水马龙的两广大街边,剧装一条街自形成起就仿佛“大隐隐于市”。戏衣、盔头、靴鞋、把子……这里能买到最优质的戏曲行头。剧装界“把子许”传人许振海介绍,在全国同行业中,唯有北京有剧装一条街,开设相关店铺13家。

出珠市口地铁站向南,拐进西草市街,北京剧装厂就藏身在青砖灰瓦的胡同里,门面不大,并不起眼。但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至今的60余年间,剧装厂的手艺人用匠心传承着这珍贵的技艺,守护着华美的梨园行头。

传统的坚守

10月26日下午,记者走进北京剧装厂的门市部,这里还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货架上层层叠叠堆放着剧装和精美的盔头,进门还有一排玻璃柜台。

门市部后的小隔间,就是国家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剧装厂总工艺师孙颖的办公室。彼时,她正忙着接打电话,为新疆一个京剧团的戏服在电脑上投标,“我们现在接全国的业务。”

1976年,19岁的孙颖从技校毕业,分配到北京剧装厂,除了三年时间脱产读大学,她一直在剧装厂干到现在,如今还坚守在生产业务一线,带徒弟、接业务、负责产品技术的开发和监制。

孙颖在技校是学织绣专业设计的,刚进厂时她在资料室从事现代戏服装和舞蹈服装图案设计,1979年恢复历史剧后,她开始接触传统戏装设计。

梨园行当里有句话:“宁穿破,不穿错。”一场大戏,大幕拉开,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不是唱念做打,而是舞美行头。讲不讲究,行家一望便知。

“不穿错”靠的是对传统的坚守。

以京剧为例,行头是传统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且成熟的管理与应用体系。

蟒、靠、褶、衣、帔五大类戏装的精髓要学,生、旦、净、末、丑的戏衣图案要学,需要查阅各种资料,反复琢磨。孙颖当时跟着技术全面的尹元贞、王敏政两位行里著名的老艺人学习传统剧装图案设计。“师傅严厉,一个剧装图案改五六遍是常事儿,草图屡次被推翻,我抹掉眼泪继续画。”孙颖说,“师傅们常说:设计画一笔,绣工绣一天。如何让图案美观符合戏衣角色身份又显绣工是设计的真功夫。”当时设计室里还有两位老师傅设计戏衣,一位是擅长旦角图案设计的八级工云青山老师傅,旦角枝花图案在他的笔下清秀、曼妙、舒展,另一位是擅长老生图案设计的七级工李子仁老师傅,刚柔有序、工整规矩的老生图案在他的笔下让你挑不出丝毫乱笔。孙颖也常常反复研究他们设计图的特点,拿自己绘好的图纸向他们请教。就这样,她不仅下苦功琢磨业务,还深入每个工序和老师傅们请教工艺技法,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在师傅的指导下,她相继为张君秋、袁世海、刘雪涛、李世济等数十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独立设计剧装图案近百件。

较真的技艺

“可以说,传统京剧服装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孙颖举例,就拿传统剧装的戏衣来说,就有设计、扎样、刺绣、裁剪、承做等20多道工艺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包含了许多独特复杂的技艺。道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严格把关,每件戏衣都透着他们的那股“较真”劲儿。比如,梅派经典剧目《天女散花》,大多数厂家做出来的散花绸效果不理想,演员甩不出飘逸感,“但来这儿找,我们能做出来让演员十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传承。”

同在剧装一条街上经营剧装的许振海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艺表演形式,跟中国的戏曲服装的包装比不了,我们的色彩非常丰富、漂亮、讲究,这些东西要传承下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戏曲文化,剧装店坚持按传统样式设计、纯手工制作,恪守“骨子老戏”的规矩,“不走样是底线。”

许振海是老字号“德昌号”的店主,他也是“把子许”传人。把子,就是戏曲演员手里使用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叫把子。

盔头把子不分家。许振海的爷爷许新一是给宫廷里做盔头、把子的。“我父亲他们哥儿六个,三个学做盔头,三个学做把子。”许振海的父亲许寿昌早在1926年就子承父业入了行。了解到戏曲演员经常练功,把子容易坏,许寿昌创新了在把子表面包上一层皮子的工艺,制作的把子结实耐用,在行内有“把子许”的美誉。

“德昌号”由许寿昌创办。1956年公私合营后,“德昌号”没有了。

父亲去世后,留下了全套的制作把子、盔头的工具和一大盒子老图纸,许振海视若珍宝。

上世纪90年代,许振海兄弟重新开起了剧装店。传承“把子许”,盔头、把子、戏衣、靴鞋、髯口等全套的行头都做。如今在德昌号店内,墙上还挂着父亲留下的把子图纸,“各种兵器图案,有一千多种。”

“德昌号”前店后厂,店面临街,拐过弯胡同里还有工作室,五六位工人大都是开店以来就一直在的老师傅。手工刺绣、白面做浆、粉袋打线……他们的制作工艺都是传统的。“就比如这个凤冠,都是按照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的。这些蝴蝶翅膀上的点绸,全凭有经验的工人的眼力,要做出来干净、漂亮。”许振海说。

创新和发展

“宁穿破,不穿错”说的是传统戏衣有一定的规制,但传统戏曲也要在继承传统艺术中创新发展。

孙颖说,现在厂里每年要接大量的新编历史剧,它和传统剧装不一样,新编历史剧用到的剧服戏具,会在图样固定的年代基础上,进行款式、图案、色彩等的创新。“不光是尺寸合适,花纹、颜色都要有创新。从选面料到单独染色、设计符合剧情的花纹图案,都需要按照剧团舞美师、服装师的要求单独设计、单独制作。”

为了寻求更多的市场机遇,近些年来北京剧装厂也在尝试着打开大众消费市场的大门,推出定制化服务。记者在北京剧装厂车间看到,两位师傅正在为客户制作定制的“格格服”。“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无论是布料的颜色和质地,还是花纹的绣法,都可以进行多元选择。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同时,剧装厂也在尝试推出衍生品,设计研发出了富有文化内涵的系列创新产品,如刺绣壁挂、荷包、汉服、婚服、背包等。

许振海则创办了“京剧剧装体验馆”,吸引年轻人来体验。“告诉大家这些服装盔头是怎么穿戴上去的,这些把子在舞台上怎么使用,包括怎么化装、练习身段等,还可以教大家唱两句。”许振海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剧装行头感兴趣,“尽管只是感兴趣,没有说要做这一行,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一行。只有年轻人喜欢,剧装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社区“试验”

伴随着戏装制作业而兴起发展的“京绣”文化,正在社区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记者了解到,天坛街道创新服务模式,联合东城区妇联和北京剧装厂创立了妇女刺绣培训文艺组织——“巧娘京绣坊”,助力“京绣”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巧娘京绣坊”通过定期拍摄“京绣”技艺讲解小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展示播出;同时邀请京绣工艺老师在社区进行辅导教学,社区居民都可报名,学习京绣。

“目前我们的巧艺班学员已经达到百余人,不仅包含本地区非遗文化爱好者,还包含本地区低收入、低保、困难青少年家庭等生活困难群体。”天坛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街道对学员们提供刺绣技能培训,搭建学习经验交流平台,还通过优秀成果回收、代为线上售卖等方式,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资金支持以补贴家庭。

在活态中传承

“老祖宗的这门手艺博大精深,国粹艺术不能在我们这儿失传。”这是孙颖和许振海共同的心愿。

许振海的本职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开剧装店,是舍不得家传的老手艺在他这代断掉。他说,京剧是国粹,剧装也是国粹,但现在剧装行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有的老技艺,失去了就没有了。”他举例称,盔头上的珠子叫广珠,现在都是塑料的,过去它是用玻璃吹出来的,里面再装上银粉。“现在已经没了,失去了就回不来了。”许振海说,中轴线正在申遗,剧装一条街也是中轴线上亮眼的文化景观。“有戏曲就有行头。我们会规规矩矩地做传统行头,传承传统戏曲文化。也希望能在中轴线上建一座‘戏剧行头博物馆’,把这些传统的老技艺留下来。”

北京剧装厂也面临招工的困境。事实上,工人最好是有美术基础的毕业生,但现在只能招到没有任何剪裁经验的工人,到了工厂后,再由工艺美术师们一点一点教导。做剧装要传承,又要满足导演和服装设计师对舞台人物的理解和要求,所以剧装厂的工人要干到老学到老。但目前由于收入太低,剧装厂的工人流动性较大。

“一直在流失,我们也一直在补充。”孙颖表示,得益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戏曲演出逐渐得到重视,剧装厂才能维持生产规模,并将传统技法保留、传承下去。她说,从传承的角度讲,希望国家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北京剧装厂应得到与文化院团一样的重视,“剧装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技艺,长期以来,舞台上呈现的多姿多彩的华美剧装,是许多表演艺术家和我们剧装人共同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孙颖说,剧装应该在活态中传承,“北京剧装厂始终经营着,这门手艺就在活态传承着,因为京剧离不开它。”

■声音

传承人:要讲好中轴线故事

“有戏曲就有行头,说到剧装,就离不开京剧。围绕剧装一条街,可以讲的故事很多。”许振海说,中轴线正在申遗,他认为应该加大宣传,讲好中轴线故事,把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它独一无二的特色宣传出去。

比如,说到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讲到徽班进京;徽班进京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最终造就了京剧。

再比如,经常有人问起,为何剧装一条街会落户在南城的西草市,而不是在王府井?草市,又称柴火市,从前是卖烧火做饭用的柴火的。西草市街为何不卖柴火,卖起了戏剧服装呢?这就要说到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均落户在了宣南地区。因清朝禁止内城开设戏园子,戏园子于是只能开在外城,前门因与六部相近,周围会馆众多商人密集,逐渐地前门外的宣南地区戏园子多了起来。戏班、名伶、戏园子都在这儿,富连成科班(培养京剧演员的摇篮)也是坐落在虎坊桥(现晋阳饭庄)西侧,为之服务的戏剧服装生产行业慢慢聚集,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剧装一条街——西草市街。清朝末年,这里的“德昌号(把子许)”“久春”“三顺”“义丰”并称四大戏衣庄。

许振海说,剧装一条街不仅有盔头、戏服、把子的制作技艺,还有故事,应该让这些故事和技艺一样,传承下去。所以他特别希望能有一座“戏曲行头博物馆”,把原汁原味的剧装制作技艺,通过图片、产品和说明,留给后人。

许振海去年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退休,现被学院返聘,这是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戏曲学校,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视。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忙着在学院排戏,负责戏曲舞台布景和装置等方面的工作。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的是,如何把“舞美制作班”办起来。

学院舞台美术系从2014年成立了“舞台技师”专业,培养的是戏曲服装和化装的扮戏技术人员,对于戏曲舞美制作还没有涉及。许振海说他个人多年前就有办“舞美制作班”的想法,现在也在努力去做。希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把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不同的人物戏服应该怎么穿。为什么有的人物要穿“团龙”,有的人物要穿“行龙”等等。同时在戏曲舞台上还要体现的是团队精神,如服装、化装、盔帽、道具、舞台装置每一样都很重要,都要相互配合,体现出“一棵菜”的精神。

许振海同时也在呼吁,“舞美制作班”还需要政府扶持,帮助提供场地,“因为这是公益性质的,不是为了赢利。”他说,“我特别着急,因为我已经60多岁了,我想把我所知道的知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的一代人,只有教会他们,我才放心。”

新京报记者陈琳

新闻推荐

成昆铁路复线德昌隧道贯通

成昆铁路复线德昌隧道贯通本报讯近日,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成昆铁路复线德昌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成昆铁路扩能工程...

德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