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农业机械化拓宽农民奔康路

凉山日报 2019-05-29 08:13 大字

5月的德昌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当下正是小麦收割时节,连日来,广袤的田野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大家正铆足了劲抢抓农时,收获颗粒饱满的小麦。

“如今农民种地轻松多了,从耕到种到收,全靠机器,就连打药,都用上了机械喷雾;今年家里种的4亩麦子,用收割机收,1个多小时搞定;扳着指头算算,一年在地里干活就二十多天,其余时间打工赚钱;村里好多年轻人在县里买了房,成了城里人,在过去,这样的日子做梦都想不到啊。”茨达镇跃进村村民范明先望着自家刚机收完的小麦喜形于色。

“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泥做伴。农民扬鞭催耕牛、手扶犁耙、弯腰弓背手插秧、挥汗握镰把禾割。”这是对过去农业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如今,落后的生产方式已向省时、省力、讲技术、讲效益的机械化耕作方向转变。在农忙生产季节,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在田间穿梭,农民从田间地头的艰苦劳作中解放了出来,农业生产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农机化跨越式发展,田间的农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德昌县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飞速发展,由2000年的20%跨越到2017年的68%,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种田的农民少了,收入却增加了。在德昌,每个村平均有一百多台各型农业机械,农民开着机器就能把田种好,做到了“用机械翻耕,收割不动镰、粮草不用挑、挖沟不用锹。”农民种田效率高、转移务工去赚钱。外出务工的每户家庭都多了一份工资收入。

近年来,该县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大农机新机具的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强化基层组织引领,通过现场教学、示范带动,积极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同奔致富路。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乡村振兴发展。

陈义树从雷波县移民到德昌县王所镇茶园村后分到一亩田,后来娶妻生子,一亩田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陈义树动起了脑子,想依靠农机致富。他先后申请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购置了两台旋耕拖拉机从事机耕服务,在陈义树的不断努力下,年收入增至近10万元。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陈义树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不仅用上了各种家用电器,也住上了楼房。“我家能过上好日子,全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好。”陈义树对农机扶贫政策赞不绝口。

在农业机械化的助推下,农业成为了有奔头的产业,生产劳动越来越体面。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该县实施了路、田、沟渠网络化的综合治理,建成了田成方、渠通畅、路相连、粮丰收的高标准粮田。村民们在现代化的耕作模式中,摒弃陈规陋习,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精神境界、新的生活方式,极大提升了幸福指数。

在农业机械的助推下,越来越多辛勤耕耘的农民享受到了现代化农机带来的便利,奔向小康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广。

(邝义权)

新闻推荐

凉山州公路局到德昌检查指导G108线预防性养护工程

本报讯5月14日下午,州公路管理局局长林芳一行到德昌检查指导G108线预防性养护工程施工情况。检查组一行现场查看试验...

德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