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积极推进蚕桑(果桑)产业优化发展
2018年,德昌蚕桑生产取得桑椹产量翻番增长、蚕茧产量止跌上涨、桑农蚕农收入大幅增长的可喜成绩,全县蚕桑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助农增收的强劲优势更加突显。
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全县新栽桑3000余亩,嫁接果叶兼用桑5000余亩,蚕桑产业取得果茧双丰的良好佳绩。2018年全县产鲜桑椹6.92万吨,干桑椹1000余吨,桑农销售桑椹收入26000万元。全年产茧27163.43担,鲜茧收购均价达到51.81元/公斤,较去年41.6元/公斤提高10.21元/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蚕农全年养蚕收入7300万元,全县蚕桑产业年收入7万元及以上农户115户。全年蚕桑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户,新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蓬勃发展,为德昌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围绕目标,落实责任,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畅通。去年在桑椹上市前,由于京昆高速荣经段山体滑坡,造成交通中断,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开通了德昌桑椹绿色通道。中期和后期,蚕办和县公安交警派员长驻荣经,对运输德昌桑椹的车辆实行全天候接送,全县上下打响2018年德昌桑椹外销运输保卫战,全县6.92万吨鲜桑椹通过绿色通道,顺畅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受到各桑椹采购商和运输车主的高度赞誉。
多措并举,广泛宣传,提升德昌桑椹知名度。今年年初以来,县、乡、村、社加大“德昌桑椹”对外宣传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邀请全国客商及各宣传媒体参加德昌县委、政府一年一度的“桑椹樱桃节”的方式,多形式、全方位对“德昌桑椹”进行实地考察和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了“德昌桑椹”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为“德昌桑椹”的畅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规范市场,提升质量和品牌。在县委、县政府、县蚕桑生产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蚕办协同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县农牧局、县公安局等部门主动作为,各乡镇紧密配合,及早宣传,同时在桑椹上市期间,各部门加强巡查,严厉打击各种桑霸,有效维护全国各桑椹采购商在德昌的合法权益。
加强协调,增建冻库。蚕办同国土局、各乡镇紧密配合,与需新建和改扩建冻库业主加强联系,及时和国土局、乡镇现场办公,解决冻库建设用地问题。
争取省州支持,完善园区建设。今年蚕办积极向省、州两级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德州阿荣现代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
院县联合,培育优良果桑品种。蚕办与中国蚕研所、四川蚕研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院所多方联合,共同在德州阿荣现代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全国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国家果桑品种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共引进和培育果桑品种76个,为进一步培育适合德昌果桑产业发展的优良果桑品种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2018年蚕桑生产的意见的要求,新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10户。
把准市场,让利蚕农。按照县委、政府、县蚕桑生产领导小组提出的“保蚕农、亏企业”的鲜蚕茧收购要求,县蚕茧公司对正秋、晚秋鲜蚕茧收购价格只作微小下调,从而保障蚕农最大收益,实现蚕农增收1500万元。
公开透明,全力抓好企业管理。蚕办除抓好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外,还承担着经营管理德昌蚕茧公司的重任。
广交朋友,全面招商。面对德昌桑椹量大、保鲜困难,上市集中,大部分桑农只采果不养蚕,大量桑叶资源浪费的巨大困难和压力,蚕办与县招商局紧密配合,在全国筛选和对接桑椹桑叶开发利用加工企业。
文/图 本报记者 但华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德昌县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随着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
德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德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