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能源巨变40年

凉山日报 2019-01-06 08:31 大字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杨艳

人类世界经历了两次能源大转化: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初完成的由薪柴向煤炭的转换,第二次是二十世纪60年代完成的由煤炭向石油、天然气的转换。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大都完成了这两次转换过程,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则没有。目前,世界正面临第三次能源大转换,即从高污染的化石燃料向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的转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能源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居世界首位,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凉山,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北岸,地处四川西南边陲,幅员面积6.1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造就了凉山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以及富集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改革开放40年来,贫困的凉山经过奋力拼搏,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凉山旧貌换新颜。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所未有,成就瞩目。

中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从1905年装机600千瓦龟山水电站建成,中国水电站开始起步,到1949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只有36万千瓦。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水电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规划、勘测、设计、建设齐头并进,快马扬鞭,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建水电站70座,总装机容量为280多万千瓦。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工程下马,设计院解散,水电人挨批,中国水电发展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中国水电拨乱反正,整顿提高,水电开发战略布局基本形成,水电基地建设和水电规划提上了议事日程。随后,中国水电创新制度,大胆改革,全面振兴,成效显著,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等一批巨型水电站相继建成发电。

进入21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中国水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

凉山的劣势在于欠发达,优势在资源。大西南的崇山峻岭,造就了西南举世瞩目的水能资源,凉山更是其中的翘楚。

据中国水力资源普查显示:西南5省市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9亿千瓦,占全国的71%;技术可开发量3.61亿千瓦,占全国67%;经济可开发量2.36亿千瓦,占全国的59%。

我国规划的13大水电基地中,西南就占了8个,占全国62%。其中大部分流域在四川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大水电基地,装机容量分列第一、第三、第五位。

全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最丰富的三省(区)的排序为:四川第一、西藏第二、云南第三,其技术可开发量装机容量分别为1.20亿千瓦、1.16亿千瓦和1.04亿千瓦,分别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22%、20%和19%。

前三甲均在西南,不得不令人感叹西南水能资源的丰富。

新的历史机遇下,大西南立足建成西部能源基地和成为“西电东送”主要力量的发展目标,新一轮大规模的水电资源开发犹如惊涛拍岸声声急:

四川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水电流域梯级协调综合开发,加快大型水电流域开发,全面、统筹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 

数据显示,凉山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到7100万千瓦,可开发量达6387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国家规划“三江”干流水电开发量为8810万千瓦,凉山境内约占3668万千瓦(界河按一半计算),居“三江”流域所辖市州之首。国家在三江干流上规划了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至1000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站24座,凉山就有10座。国家规划的13个水电基地,凉山就有3个。全国在建和已建成的水电装机在千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站有四个,而凉山就有三个。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全国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中,没有一个地区能与凉山相提并论。

凉山除“三江”干流外,还有星罗棋布的中小河流263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49条,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州水电可开发量的14.3%以上。

其实,凉山州水电开发历史较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即有电站建成,但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较长时期内总体开发水平、建设规模均较低。

进入新世纪以后,瀑布沟、深溪沟、溪洛渡等“三江”干流大型水电项目相继启动及建设;2005年以来,依托国家、省产业政策的支持,凉山州全面实施“水电大开发”战略,其中中小水电方面重点推进了安宁河、木里河、水洛河等中小河流的开发建设。

如今,在金沙江上,装机1386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和装机1020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正在建设。

雅砻江上,装机240万千瓦的官地水电站,装机360万千瓦的锦屏一级水电站,装机480万千瓦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装机150万千瓦的杨房沟水电站正在建设,装机102万千瓦的卡拉水电站和装机240万千瓦的孟底沟水电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大渡河上,装机360万千瓦的瀑布沟水电站,装机66万千瓦的深溪沟水电站已全部建成发电。

凉山,依托天赋的资源优势,是名副其实的“水电王国”。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水电站2608万千瓦、在建水电站2911.5-13.8万千瓦。

“风光”走在全省前列

清洁能源,凉山不仅只有水电。

在四川,若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凉山也首屈一指。

相关资料显示,凉山州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500万千瓦,光电经济技术可开发量约500万千瓦。全州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属于较大风速时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太阳光照也最为集中,这样的风能、太阳能时间分布与水电资源的枯期恰好互补,有利于实现“风光水电互补”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能源发展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目标,将新能源产业确立为全州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水电开发为龙头,统筹抓好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风电光伏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新能源开发,使凉山州的新能源开发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2008年,省政府批复“以试点、示范起步,逐步有序发展”,将凉山州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示范工程拟为全省首个风电示范项目,全面启动了全省风电开发步伐。2011年6月,德昌安宁河峡谷一期示范工程(1.6万千瓦)全面建成投产。2012年12月,凉山州会理县树堡并网光伏电站一、二期工程(共3万千瓦)获省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成为全省首座地面并网光伏电站。

2015年,国家能源局批复《四川省凉山州风电基地规划报告》。根据资源条件和消纳条件,最终确定凉山州风电基地规划场址总计121个,规划总规模1048.6万千瓦。国家能源局表示,凉山州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对增加四川省清洁能源供应,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意义重大。规划批复之后,规划中明确的项目将不再纳入年度核准计划,而直接申报四川省能源局核准,核准结果抄国家能源局备案。

为依托雅砻江、金沙江流域大型水电站稳定调节能力和现有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富裕送出能力,促进流域周边风、光新能源得到互补开发、打捆外送,2015年,凉山州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雅砻江、金沙江流域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的战略构想,并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目前正由水电总院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2017年以来,凉山州根据国家、省能源局的指示精神,重点推进了两个基地范围内各100万千瓦左右的先期试点项目方案论证,现已落实了项目合作开发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已按程序报省,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

凉山州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新能源开发,使凉山州的新能源开发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充分利用大资源招引大企业,转变理念、创新服务,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利用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家四川行”、中国西部国际投资大会、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专题招商等活动,优势新能源资源吸引了华能、华电、大唐、中电投、中电建、华润、三峡新能源等极具行业竞争力的企业入驻。

通过不懈的努力,截至2018年底,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风电场173.85万千瓦、光伏电站74万千瓦、垃圾发电项目1.2万千瓦;在建风电场160.9万千瓦、光伏电站17万千瓦(含14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光等新能源储备项目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目前,凉山州风电、光伏项目建成规模、待开发的储备项目规模均居全省首位。

多年来,因为有强有力的电网支撑和风、光、水力发电的有效互补,凉山地区的清洁电力不仅满足了自身发展需要,还有力支持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清洁发展。

由凉山州在清洁发展方面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我们怎能不对凉山州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凉山能源,必将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共促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冕宁县党政考察团一行到德昌考察调研

本报讯12月20日,冕宁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钰带领的冕宁县党政考察团一行到的德昌县考察调研工业、农业、电子商贸发...

德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德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