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份炽爱 奋斗一生为一份牵挂 甘洒余晖

西昌都市报 2018-09-18 10:19 大字

到果园里查看果树的长势。

文/图曹正荣邱天

凉山州德昌县,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穿着朴素的布鞋棉衣,时常戴着一顶布帽;他行走如风,虽然80岁的高龄,依然时常穿梭在乡间田野、村寨农家中。高兴起来,还能常常听到他高昂激情的歌唱,一曲《青藏高原》常常被他唱得如痴如醉。这位老人从容大度、和蔼可亲,总有一张父亲般温暖的笑脸。

他,就是钻研了一辈子的畜牧事业、并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仍奋战在凉山脱贫帮困第一线、心系青年创业者的“五老”志愿者,被大家尊称为“老辈子”的陈德熙。

①一心为了畜牧业的发展

陈德熙一生仿佛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热爱和从事着畜牧工作。他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到德昌县畜牧局局长,又到县政协副主席,还担任县畜牧领导小组副组长,但都没有离开过畜牧事业。

在岗38年来,陈德熙一直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畜牧生产及其管理工作,针对养猪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推广以“双推、五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养猪成套技术,使德昌县广大农村猪种改良面达95%以上,二元杂交仔猪日增重提高20%,瘦肉率提高6.3%,生猪出栏率达到145.45%。

在陈德熙的倡导下,德昌县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逐渐走向了现代畜牧业,由分散型小规模饲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粮、草、畜、沼气”配套,使德昌县畜牧业走向了生态型、科技型和效益型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1998年陈德熙退休后,因工作需要,被县政府返聘留用,任县畜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全县“生猪DLY工程”工作。由于陈德熙几十年如一日的突出贡献,198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推广“双推五改”养猪技术一等奖;1990年被省民委、省科委授予“四川省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1992年被州委授予“凉山州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陈德熙担任县“五老”志愿者科技组组长后,他带领县“五老”志愿者科技组成员深入茨达镇、宽裕镇、王所镇、德州镇等乡镇调研,撰写了《关于当前我县生猪生产的调查报告》《林下养鸡,大有作为》《关于林地、果园生态养鸡的调查报告》等调研文章,得到德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各乡镇广泛推广。

如今的陈德熙虽年事已高,本应在家安享天伦、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他却闲不住,即便在家,也经常挑灯执笔,写下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厚厚的一撂稿纸往背包里一塞,亲自送到县关工委办公室,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多年积累的经验,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真正对老百姓有用处的东西,我手写的怕他们看不清楚,你们帮忙打印一下,发给他们,这些都是实用的。”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工作人员不禁感慨万分,这才是一心为民的真境界!

②一心为了青年的创业

80岁的陈德熙一直致力于德昌县畜牧事业发展,即使是退休,也并没有割断他与畜牧业发展的联系。相反,由于他对畜牧业的特殊感情,更加重了他培养帮助青年发展畜牧产业、致富奔小康的责任。2011年,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德昌县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队伍,并担任“五老”志愿者科技组组长。几年来,依托县关工委搭建的平台,他为青少年的成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陈德熙常说,青年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最要紧,如果一无所长,就会无所事事,甚至误入歧途。在这个问题上,他想得很深远,他利用自己多年从事畜牧工作的优势,积极拓展培养青年干事创业的有效渠道,先后为德昌培养了许多年轻有为的猪、羊、鸡养殖专业户,使他们在升学无路、就业无门、苦无技术的困境中找到了干事创业、带头致富的途径。

2006年,德昌县锦川乡金沙村年轻夫妇刁尚忠、王朝兰,看到邻村的亲戚朋友都做生意致富了,很是羡慕,也想通过养猪来挣钱,解决家里的贫困和娃娃的读书问题。夫妇一商量,说干就干,就在自己猪圈里养上了10几头小猪,当年初步尝到甜头,第二年又急切地扩大了规模,饲养了几十头,但是由于夫妇年轻,经验不足,导致饲养技术和消毒防病跟不上,生猪得病了,看着生病的猪仔,刁尚忠夫妇心疼得只掉眼泪。

经常走村到户了解畜牧发展情况的陈德熙从村干部口中听闻此事,立即来到刁尚忠家中,经过实地勘察,建议对猪圈采取大规模消毒预防等措施。陈德熙知道农村青年平时与外界联系少,经验不足,又主动联系技术员和厂家,从设备、设施,到用药用料,他都全程跟进、亲力亲为,那些生猪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为刁尚忠夫妇挽回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刁尚忠的爱人王朝兰回忆说,“2009年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我家养殖亏本了,只好停止,丈夫外出打工也没挣到钱,生活重新走向贫困。2013年陈老知道之后,带着关工委科技组多次到我家做工作,坚定我们信心。他积极联系县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给予了政策支持。得到30万元补助后,我自己又贷款投入50余万元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场。陈老又带着我们两口子完善养殖制度、饲料加工、自繁种猪、消毒防病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让我改养了DLY瘦肉型生猪,深受市场欢迎,当年出栏肥猪400余头,实现了纯利润收入30余万元。2015年出栏肥猪1200余头,纯利润收入150余万元,让我们彻底走上了致富道路。”

得到陈德熙帮助的青年创业者太多,有巴洞镇前进村1社养羊大户卢顺远,阿月镇养羊大户徐文刚、冉刚、锦川乡养鸡大户刘华、钟秦勇……

说起他们,陈德熙总是一脸的欣慰与自豪,“青少年才是祖国的希望,年轻人才出社会,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种时候,我们作为老一辈,能用自己的经验在关键时候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畜牧事业,我研究了一辈子,我也要用它一辈子,让它造福更多的青年创业者。”

③一心为了贫困户的致富

2016年,德昌县全县吹响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冲锋号,陈德熙又坐不住了。他经常到县关工委办公室了解情况,为联系的贫困村出谋划策,深入到贫困村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搞好调查研究,提出了脱贫致富还是要靠养殖业的思路。他亲自到乡村为贫困户讲解养鸡、养猪、养羊和养牛等技术,用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彝族同胞讲解养殖技术关键五个字:“种、料、养、管、防”。并在课堂上精准地回答了贫困户的提问,如何快速育肥牛的要点?老母猪如何做到二年产仔五窝?贫困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陈德熙的回答通俗又实用,到场学习技术的贫困户频频点头,纷纷为陈老竖起了大拇指。为了解决老碾乡飞体村12户贫困户脱贫问题,他积极与西昌华宁公司负责人联系,为他们赠送了18头基础母羊和19头仔猪。

发放仪式上,获赠的贫困户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人,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老朋友陈德熙,却久久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原来为了这批羊和猪,陈德熙一直忙前忙后、四处奔走,就在所有捐赠事宜敲定之后,他才放下心来,但这时他却突发疾病住院了,但虽然人躺在病床上,他还一直打电话叮嘱,一定要让乡镇兽医员给猪和羊注射防病的疫苗才能发给贫困户。这一次,曾经受过陈德熙帮助的王朝兰夫妇,为贫困户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10头仔猪和4袋80斤装的过渡颗粒饲料。王朝兰说,“我都是受陈老辈子的帮助走过来的,现在我有点能力了,我也想要把陈老辈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陈德熙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贫困户脱贫事宜,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凡事竭力而为,他常说“解决了贫困户的问题,贫困户脱贫了,贫困户家中的孩子们也就能健康成长。”所以陈德熙深受贫困户的欢迎和敬爱,家里大凡小事,都爱跟他知会一声,那一声声“陈老辈子”,就像称呼自家亲戚一样的亲切和自然。

陈德熙一生平凡却不平淡,他为了凉山的扶贫事业,为了德昌的青年创业者奉献终生、甘洒余晖,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陈老古道热肠,是真正的好人!”

新闻推荐

巩固提升烟叶质量 助力脱贫攻坚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督导组赴德昌县督导烟草产业发展

本报讯9月6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督导组在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相关领导陪同下,赴德昌督导烟草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坚持遵循国...

德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