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部必须扛在肩上的政治责任和奋斗目标是: 把西昌建成人民群众的高安全区 在政法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西昌都市报 2018-07-31 11:16 大字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遇大变局,中国也处于“两个百年”的交汇点,我们面临着急剧变革的大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异常艰难,社会治理的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安全感的提出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注重精神层面诉求的真切回应,是新时代民生目标的升华。道德是社会治理的底线,法治是社会治理的高线。近年来,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西昌社会治理有了新的变化和进展,但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和西昌发展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潮流趋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铂金十年”,西昌要建成犯罪分子的高风险区和人民群众的高安全区,这是全市政法干部必须扛在肩上的政治责任和奋斗目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西昌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转型成败决定未来发展走向,政法队伍肩负特殊任务和崇高使命

一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其它几方面建设是关联度很高交叉性很强的一项建设任务,也面临更多的特殊挑战和焦点问题。社会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所产生和决定的。当前,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营造激浊扬清的社会生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也需要更多制度机制建设来巩固底部基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成为了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需要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铂金十年”市委提出的大治理支撑发展格局,多思考、多谋划,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做好相关工作,实现实践创新。

二是西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特殊的市情和难点问题,需要持续发力和重点攻坚。黄金十年,通过市委、市政府持续发力,西昌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初步化解,但后续问题的解决仍然需以时日。西昌发展不是平铺直叙、一帆风顺,更多时候是弯道超车、跨越起跳、突破性的发展,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后发追赶地区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西昌跨越发展的理念、方式、影响烈度都会对社会层面意识的转变带来冲击。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处理好支持成都率先发展和注重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发展格局,即,做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多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推动五区协同发展。西昌作为州府所在地,也是凉山州的“主干”地,承担着州府包括教育、卫生、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帮扶等特殊责任,面临着德昌、冕宁、西昌同城化发展要求及3+6经济圈共进需求,也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提出了现实要求,全市政法战线要保持思想意识领先,跟进发展方向,统筹资源优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全州起好标杆示范作用。

三是“铂金十年”经济转型奠定的是物质基础,社会转型奠定的是社会基础,没有社会基础的物质基础是无法持续的。世界上发展好的城市都是人民安全感、获得感非常高的城市,也是具有后发优势的城市。全市政法系统要聚焦“三步走”目标要求,逐步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整体转型。“三步走”,即,第一步跟上国内相对发达地区的水平,实现和西部地区的县先进发达市治理水平相一致;第二步达到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跟上东部沿海“北上广深”的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国际性的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社会治理能力达到世界知名城市水平。西昌创新探索的“网格化、西昌格格、红黑榜、村民自治监督委员会”等社会治理方法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全国帮扶凉山专项行动中带来了政策机遇,全国全面小康示范现场会将在西昌召开,西昌法制建设面临着新的要求,西昌要想当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成为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示范样板,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重要的支撑内容。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政法工作要求很具体,任务很艰巨,使命更崇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肩负的特殊任务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借力借势解决好禁毒防艾、“两违一毁”、个别基层组织涉黑涉恶等历史遗留问题,彻底清除全市基层治理的痛点及难点问题,全面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市新格局。

加强政治历练、业务训练、实践磨炼,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一是加强政治历练,提升党性修养。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如果没有政治性极强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极强的政治意识,不可能办好经手的具体案件,还可能给事业和大局带来负面影响。要把政治和业务结合起来,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好带有政治敏感性的问题,用政治意识处理好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争取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这是我国特殊的政体所决定的。政法战线要有为党、为国、为人民奋斗终身的境界、情怀和作为,做到“三个以身相许”,培养“三个不”的政治素养。“三个以身相许”,即:要以身许党,履行好政治工作职责,为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站岗放哨;要以身许国,着力推进法治化建设,为社会长治久安奉献力量和热血;要以身许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基本的善恶底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突出问题。“三个不”的政治素养,即:不让工作因我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手上发生,不让西昌政法干警的形象因我而受到影响,以自身的奋发有为、牺牲奉献换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加强业务训练,提升专业素养。要坚持以战促训,以训带战,在具体问题解决中提升能力水平;要承接对接好凉山脱贫攻坚大机遇,借力用好西昌与友好城市交往的大平台;主动“向先进学习、与发达为伍”,拜名师、交益友,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要做好人生的“加减乘除”,提升综合能力。即:加,就是要增加人生的视野、胸襟、素质、业务和能力;减,就是减去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专注做好专业事情、专一事情,提升人生价值;乘,就是要学会借力借势整合资源,发挥工作的杠杆效应,形成工作的倍增效能;除,就是要将工作的思考谋划推动落实到时间节点上,将工作具体化。

三是加强实践磨炼,提升攻坚能力。一个社会的法治尊严需要全社会共同制造、共同形成,更需要通过一件一件具体事情来实现。政法战线处于基层一线,每天都要和特殊群体打交道,面临着复杂的工作形势、繁琐的工作任务,考验检验随时随地。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敢于下深水,敢于沉深底,敢于到基层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处理好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关系,重视战略战术,细化工作方法,做实工作举措,从实践中学会通过群众来做群众工作,通过大多数群众做好少数群众的工作,把政法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有胆气、有血气、有担当的执法铁军,带动和促成社会生态的全面好转。

优化日常考评、分类考绩、年终考核,营造实干创新奉献的干事环境

一是要优化日常考评,提升工作识别度。干部是共产党执政最宝贵的资源,最可依靠的基本力量,市委政法委要结合西昌实际,建立政法干部日常考评长效常态制度,近距离考实考准干部日常德能勤绩表现。要突出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大胆用起来,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果断调下去。逐步推行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制管理,做好每个阶段工作进展和成效考评。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工作进行全程管理考评。

二是要优化分类考绩,提升考核精准度。根据政法战线各自的职责、岗位、业务的差异性,建立健全多维度、多元化的考绩体系,探索建立干部履职能力分类分层评定标准。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分别提出考核要求,体现考绩的精准性、科学性。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在考核中发现的干部身上刚显露的小问题“猛扯袖子”,对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小题大作”,对危害性强的“四风”问题“早打预防针”,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

三是要优化年终考核,提升人岗相适度。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强化年度考核结果运用。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坚持事业为上,把工作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虚位以待”干出实绩的干部,敢于为干部主持公道,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平台、会干事的有作为、不干事的撤下来,形成“上极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

我们都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但小人物也能够体现大使命、大担当。大环境由小环境组成,小环境的改善也能够促进大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希望西昌政法战线各级干部始终是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好干警,始终是为事业负责、为西昌发展负责的好同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在助力“铂金十年”西昌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建功立业。

新闻推荐

利剑出击 德昌县公安局全力护航“平安德昌建设”

当你畅行在高速公路上、徜徉在风景名胜地,你可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持久而静默地坚守,时刻准备着...

德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德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