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哈里果”抢工“抢”人抢运

四川日报 2020-04-15 05:59 大字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昼夜奋战、与时间赛跑——

3月24日,布拖县基只乡老古村8、9、10组安置点建设施工现场。

安置点施工情景。

新修的建材运输路上,挖掘机正在平整路面。本栏摄影本报记者 王代强

蹲点位置

凉山州布拖县基只乡老古村8、9、10组安置点(彝语地名“哈里果”)

点位情况

老古村位于布拖与昭觉、金阳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偏远,是凉山州的“极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5户734人。

凉山州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紧要关头,住房建设是一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易地扶贫搬迁,“哈里果”共5个住房安置点在建,其中8、9、10组安置点涉及57户,虽早在去年3月开工,但受自然环境、疫情等因素影响,至今年3月中旬施工进度仍不足20%,距最后交房期限仅剩两个多月。时间紧迫,当地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如期让群众搬进新家?

3月24日至29日,记者蹲点“哈里果”,直击该村安置点工地昼夜奋战、与时间赛跑的点滴。□本报记者王代强 梁现瑞 袁敏

抢工

“点长”蹲守现场,按一图一表检查进度,工地晚上加班成常态

“过来嘛,我就在安置点上。”3月24日上午,得知记者来到基只乡,乡党委书记阿什晓红叫我们直接去工地。

老古村面积10.2平方公里,从山脚到山顶,海拔从100多米升至3400米,一般人要走3个多小时。我们从老古村村委会旁一条“草路”向上攀爬70多米后,豁然开朗:在近乎笔直的山坡上,“掏”出一片工地,这就是8、9、10组安置点。

工地上,搅拌机“哐当哐当”声、钢筋碰撞敲打声、货车装卸声、电焊切割声此起彼伏,木工、砖工、水电工、钢筋工各司其职,紧张施工。一部分房屋正在封顶,一部分房屋在砌砖墙,还有一片地基刚平整出来。

为赶进度,基只乡启动住房建设“点长”机制。联乡干部、副县长吕勇任“总点长”,负责督导进度、解决问题。

乡上副职以上干部为“点长”,分包全乡12个在建安置点。“哈里果”的“点长”是乡党委副书记陈星。他每天至少跑点两次,有时待一整天,解决疑难问题。乡党委副书记王锐刚到乡上工作不久,也迅速参与进来,为陈星分担任务。

王锐手上拿着一图一表:工程进度计划图,从3月19日至5月31日,从一层砖体、二层砖体、封顶、屋面瓦,到水电、厨房、厕所等项目,明确具体完工日期;住房建设情况每日推进表,统计当日施工人数,以及基础、主体、装修装饰等部分的进展。

“天天对照图和表,一项一项核查。”王锐说,“哈里果”安置点57户住房任务按贫困户优先原则进行建设,确保贫困群众第一时间住进新房。

施工方中电建建筑公司布拖分公司快马加鞭,晚上加班施工成为常态。记者蹲点5天,工地变化明显:多栋房屋外墙日渐“长高”,地基区域已在浇筑地圈梁……

“合同摆在那里,我们一定按时交房!”中电建建筑公司基只片区负责人张亚洲说,现在大家上下一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正努力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抢”人

一天打200多个招工电话,想尽办法补用人缺口

“300元一天干不干?”3月25日,巴中籍劳务分包商李林明打了200多个招工电话。他几乎隔一两天就能为“哈里果”工地输送一批工人,但还是很头疼,“小工一天200元,钢筋工300元,工资已开到极限,再高就亏本了。”

务工人员短缺是驻点工长徐春兵最担心的事。他算了一笔账:按正常施工配比,一套房需 2名工人,57套房就要114人。而工地人最少时仅10多人。去冬天气寒冷,混凝土浇筑等作业无法进行,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人有一些流失。

今年3月中旬,吕勇和乡干部现场办公,换掉旧的劳务分包商,工地才步入正轨。3月25日当天,工地上已有95名工人。但每天上工人数很不稳定。“山高路陡,这里环境太艰苦了。”李林明坦言,他从西昌、巴中招的人,到现场下车一看,吃饭、住宿不便,晚上又冷,转身就要回去,“前几天拉了100多人,后来只剩20多个。”

48岁的小工王桂英来自通江,每天收入200元。25日中午,她正一根一根地搬运木料,“累倒是其次,主要是睡觉恼火。”她指着一栋还没封顶的房屋地面说,“我就睡那。”和她一起来的,还有文先贵等几个老乡,都表示“生活条件太差”。“不是不愿意花钱给工人们租房,是附近太偏僻,无房可租。”陈星也很无奈。

3月26日下午,工地一次性辞退 20多名木工、砖工。陈星闻讯冲到工地。一了解,原来责任并不在施工方,而是这批工人技术不行,干的活质量达不到,而且价格高。

万幸的是,通过紧急联系劳务分包商,一天内,一批新到的工人补齐缺口。记者统计,3月24日至29日,工地施工人数基本保持在95-110人之间,但依然达不到预期。

“赶工期,就要超常作为。我们对工地的要求是要达到150人,也在和企业一起想办法,给他们送热菜热饭,送铺盖。”陈星说。

抢运

能调来的单桥货车都调来了,为运建材新建了一条路

3月27日,中电建建筑公司一位领导来工地查看进度,反复强调建材保供:“假如3米钢筋不够,就把6米的切成两段用,亏本也要上!”

“建材来之不易!”徐春兵说,为确保建材供应,公司多方打通购买渠道。工地一些水电材料、模板等,多数是从基只乡周边施工场地搜集、运输而来。

经多方协调,目前工地建材需求基本能满足,只是有些缺砖。“布拖县周边只有两家大型砖厂,这段时间供需紧张,只能定量供应。我们多方联系,不惜从远一些的砖厂高价购买运来。”

建材运输,也是一件头疼事。由于基只乡一些关键道路正在修建维护,太重的车辆无法通行。“担心压坏路面,我们把布拖、西昌周边能调用的单桥货车都调用了,一趟接一趟地运,一车接一车地跑。非常时期,就不要计较成本了!”张亚洲说。

运输路途也并不平坦。从布拖县城出发,记者驾车跟在一辆拉砖的货车后,一路上大坑小坑不断,迎面驶来的大货车晃晃悠悠,擦身而过,卷起三四米高尘土。不到50公里路程,开了3个多小时。

初步估算,“哈里果”安置点工地用砖量在80余万匹左右,约重2000吨。按每车载重5吨计算,要运400车次。

“这段时间,我们也在积极与企业联系,要求满负荷运输,确保建材供应。”指着远方,陈星介绍,“你看那条路就是不久前专为这个点运输建材而新建的。”那条路上,一辆黄色挖掘机正来回将路面压实。

“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3月29日上午,陈星又把施工方、劳务总包方叫到一起,找公司、找货车。

坐在一条用几块木板、几颗钉子“潦草”钉成的凳子上,徐春兵再一次拨通砖厂老板的电话。远方,一辆辆货车轰鸣着,向工地驶来……

新闻推荐

聚焦千亿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助力脱贫攻坚

(上接01版)助力脱贫攻坚,要向贫困地区集聚农技推广队伍。会议要求,今年要将凉山州7个未摘帽县协同推广计划重点布局。省...

布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布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