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匠心“银”刻华美人生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30 06:44 大字

勒古沙日在展会现场。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彝族人喜爱打扮,以佩戴金银为时尚,因而银器在广大彝族地区风靡,也造就了一大批手工艺者。

今年65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就是其中一位。10月20日,记者在第七届中国成都非遗节的展会现场看见了这位来自凉山州布拖县的彝族老匠人。他身穿深蓝色花纹的民族服饰,胸前一排硕大的银色纽扣显得十分亮眼。老人指着银纽扣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这个银纽扣就是我自己创新的,好看吗?”顺着这个话题,在欢笑声中,这位生长于大山深处的老者开始讲述自己与银饰品的故事。

父辈传承溶洞里勤学手艺

布拖彝族银饰涵盖范围非常广,不仅有配饰,如耳环、戒指、纽扣、斗笠、胸牌,还包括酒具、餐具等。

勒古沙日的父亲是打银子的。当勒古沙日的父亲把手艺传给他的时候,是上世纪60年代初。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学习银饰制作不被允许,所以勒古沙日的学习场所,经常是在夜里的火沟边,或者是大山的溶洞里,偷偷学艺。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勒古沙日刚学了几年手艺,悄悄地拿着银饰去周边的县城做买卖,小有成就。时间渐长,家里的叔叔、侄儿等亲戚都开始银饰制作,而且还提供上门服务,生意慢慢做得大了起来。勒古沙日跟着前辈们的步伐,开始四处奔走,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思考。

在他眼中,彝家使用银饰极具仪式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隆重,所以,在打造银饰的过程中,他总是精益求精。

银饰的打磨成型,要经过熔化、敲打、雕刻、安装、清洗等工序,环环相扣,一道工序都不能少。而银饰里,胸牌很具代表性。一套胸牌,装饰品多达几百个,得花1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姑娘们在重大日子里才会穿上胸牌,这是一份属于彝家的隆重。

凭借着精美的技术,勒古沙日三次被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邀请到西昌作现场的银饰制作表演、参加国际非遗节……慢慢地,勒古沙日被同行们认可肯定。

突出特色镂空雕刻中创新审美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彝族银饰主要采用阴刻、镂空雕刻、吊缀等手法打造,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如今,从事这个行业50余年的勒古沙日和儿子勒古张成虽然都搞银饰制作,但走的是两条路子。父亲沙日的阳刻,儿子的阴刻,两人各有特色。

儿子勒古张成毕业于西昌学院,10多岁就向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他特别喜欢银饰制作,准备回家与父亲一起将彝族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每天他都坐在银铺子里制作银饰,已经在方圆几百里闯出了名堂,人们都喜欢到他的银铺里订制银饰,彝族女孩结婚银饰都要十万元一套。

勒古沙日银饰上的孔雀、雄鹰、蝴蝶以及一些极美观的抽象图案是原来所没有的,当然变化最大的就是银饰的大小。“最重的胸牌有8000克的,头饰2500克,更有甚者一个银锭打一个银纽扣。”勒古沙日说。

除了图案的变革之外,勒古沙日根据自己四处参展学习取得的经验,不断创新,把老鹰爪子和银杯结合在一起。“上面是银杯具,下面的底座是一个真实的神鹰爪子。神鹰,在少数民族地区,代表着一种庄严和神圣。这样的结合,增加了民族特色的艺术感,我觉得非常好。”勒古沙日对记者解释道。

走出大山传统工艺带动村民致富

银饰手工技艺有几难,第一难在创新,第二难在手工技艺,第三难在熟练程度。

虽然自己会打的样式很多,创新的花纹图案样式也不算少,但勒古沙日还是感到有些传统工艺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些传统工艺失传了,这让他感到很遗憾。

当勒古沙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后,他开始广泛地免费收徒授艺。如今,光是亲戚跟随他学艺、从事银饰制作经营的就有五六十人,其他非亲非故的就更多了。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广东的小伙子慕名而来找他学习银饰制作。

勒古沙日的徒弟们大多已经走出布拖县,到西昌、成都等地搞起了银饰制作经营。布拖的彝族银饰也渐渐走出大山,带动从业者致富。

新闻推荐

凉山州科技局到布拖县瓦沟村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活动

本报讯10月9日至10日,国庆假期刚过,州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沙科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到对口帮扶的布拖县乐安乡瓦沟...

布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布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