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监狱民警刘青松:“就是看不得孩子们读不了书”

四川日报 2019-06-26 07:01 大字

刘青松,四川省攀西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兼任监狱关工委办公室对外联络员。他努力构建“监狱、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爱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攀西监狱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8年来,共帮扶服刑人员子女442名,累计为249名服刑人员的353名未成年子女争取到助学金共计76.93万元。□本报记者 唐子晴 文/图,执着的监狱民警刘青松:“就是看不得孩子们读不了书”。

“刘叔叔来了!”6月5日下午,阳光正好,记者跟着攀西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刘青松来到布拖县特木里镇飞铺村“家访”。刚走进村口,两个身穿校服的孩子飞奔而来,刘青松赶忙迎上前一把搂住他们。

这两个孩子,是刑释人员马卡(化名)的女儿和儿子。从第一次见面时的无助内向,到如今的开朗阳光,刘青松用热心和善良帮助孩子们成长。“不夸张地说,孩子们对刘警官比对我都亲。”马卡偷偷告诉记者。

一位监狱民警为何会和服刑人员的子女结下如此情谊?刘青松只说,“就是看不得孩子们读不了书。”

帮扶服刑人员子女442名

刘青松不太能说,但却是个“工作狂”——刘青松的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2011年,随着工作岗位转战教育改造战线,刘青松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帮扶帮教上。

刘青松发现服刑人员在狱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家中的孩子。一些服刑人员子女面临辍学,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有的孩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犯罪但孩子无辜,一定要让服刑人员子女继续读书!”刘青松开始详细了解服刑人员家中情况,搜集孩子们的信息,再挨个到服刑人员家中核实情况。不会开车还恐高,但他硬是跑遍大小凉山和攀枝花市5个区县,行程上万公里。

起初,刘青松通过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和自掏腰包帮助服刑人员子女,但有时受政策的影响,一些自主搬迁户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帮扶;而妻子内退,家里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个人力量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成了最棘手的难题。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青松和多个社会公益组织“连上线”,他在服刑人员子女和社会爱心力量间,搭起一座桥。

在他的努力下,“从诫环教·西部益善”协会、“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始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助学金、读书、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帮扶。8年来,刘青松总共帮扶了服刑人员子女442名,累计为249名服刑人员的353名未成年子女,争取到各类助学资金共计76.93万元。

“刘执着”有了帮扶帮教小团队

这些年来,刘青松帮助过的孩子,有的正在求学,有的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现在湖北工作的服刑人员子女小李,也开始资助另一名服刑人员子女和一名孤儿。

“有时候同事们也会问我,你一天东奔西跑到底在忙啥?”刘青松对记者说,他做的这件事本不想让更多人知道,很多同事也不甚清楚,直到北京寄来一面写着他名字的锦旗。

锦旗正是刘青松帮扶过的一名服刑人员子女寄来的,“孩子争气,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寄了锦旗来,同事们一下子都知道了。”刘青松的坚持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刘执着”成了同事们给刘青松的一个外号。

5月7日,攀西监狱成立了“刘青松帮扶帮教工作室”。工作室吸引了其他有相同信念的监狱民警加入,他们不仅将继续对帮扶对象进行资助,还配备了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女民警,对服刑人员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我们将通过工作室发挥‘乘数效应’,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联盟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加入,扩大服刑人员贫困家庭帮扶面。”攀西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张学俊说。

【心语心愿】

刘青松:希望所有的服刑人员子女都能阳光健康地成长,好好读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闻推荐

布拖:“三项行动” 筑牢纪律保障

本报讯为着力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布拖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力护...

布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布拖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