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优生率达30%以上 其中多数孩子学前会说普通话

西昌都市报 2019-05-07 08:13 大字

小朋友们学习看图识字。

一年级优生率达30%以上

其中多数孩子学前会说普通话

“今天是星期二,老师说了,今天要去春游,我可高兴了。全班同学都去,我们凑钱买了面包、饮料和一些糖果,因为我们班同学和我都爱吃糖果……”4月26日,凉山州学前学普办组织工作小组来到布拖县拉达乡中心校,对这里遴选出来到12名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果进行比对。活泼开朗的阿库么依作表现十分突出,比起上一次工作小组见到她时,她更加大方自信了,可以用流利的普通话跟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介绍家庭情况、背诵古诗词、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此外,她还一展歌喉,为大家唱了一曲《童年》。

阿库么依作的父亲一直在安徽打工,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能做的工作不多。以前,阿库么依作也曾跟随父母到过安徽,这一次的出行,让她学会了简单的普通话,也明白了学会普通话的重要性。“学会普通话,交流会更方便。”现在,读三年级的阿库么依作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还常常帮爸爸妈妈作翻译。

同一所学校的李哈么有合等同学,学前却完全不会说普通话。现在和工作组进行普通话对话时,有时说一些完整的句子仍显吃力。

拉达乡中心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吉玲英介绍,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之前,许多孩子刚进入一年级时是不会说普通话的,导致一年级的教学进度推进困难,老师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现在好多了,学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在进入一年级后,能听懂、会说、融入快,而且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也好了很多。”在拉达乡中心校,不少老师都表示,学前就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在班级上成绩普遍靠前,现在学校一年级三个班的优生率可以达到3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学前会说普通话的。

紧邻拉达乡中心校的特尔村一组,彝族妇女力来么里厚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出不了远门,更别说找工作了。她的丈夫也因为不会说普通话,只能在附近的乡上打工。她很想向刚上一年级的女儿米色么你作学习普通话。

“叔叔、阿姨,你们好!”拉达乡中心校内的幼教点,辅导员毛艳带领大班孩子在操场上玩户外游戏。一见到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孩子们便整齐地用普通话问好,不少孩子还能与工作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

“目前,布拖县在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中,采取的是一个片区一位负责人的办法。”据布拖县教体科局教育工委副书记杨朝斌介绍,自去年“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以来,布拖县209个幼教点的管理日趋规范,辅导员能力稳步提升,幼儿学习普通话效果初显,学普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行动,能够让幼儿打好语言基础,将来能够走得出去,融入外面的世界。”不仅如此,布拖县还努力推动“小手牵大手”活动,不仅在校园内为孩子们创造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还要求孩子们回到家里尽量跟父母说普通话,教不会说普通话的父母说普通话,带动家庭成员学习普通话。

文/本报记者洪冬玲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新闻推荐

“禁毒一堂课”以铅笔立志无毒青春

4月16日,在布拖县特木里中心校“禁毒一堂课”活动现场,布拖县公安局副局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骆志军以“一支铅笔的...

布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布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