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点燃梦想 记布拖县拖觉镇中心校女子足球队

凉山日报 2019-01-05 02:49 大字

冬日的布拖天气格外晴朗,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丝丝絮絮的白云。蓝天下的布拖县拖觉镇中心校锣鼓喧天,红旗高展,四处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教学楼前“热烈欢迎足球小将们凯旋归来”“热烈祝贺我校足球队勇夺凉山州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冠军”几条横幅分外显眼。这是拖觉中心校女子足球队凯旋而归的日子,全校师生整齐列队在校门处,用最隆重的姿态等待着足球小将的归来。

过去这几天,捷报频频从州府西昌传回学校。在2018年10月27日举办的凉山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比赛上,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拖觉镇中心校足球队以小组第一出线,最终获得小学女子组冠军,创造了零失球的优秀成绩,并且有两位球员分别获得最佳射手、最佳运动员称号。

学校有了第一支女子足球队

“对我们这支球队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不容易。”说到获得的荣誉,中心校校长阿凉子拉感慨良多。这支足球队组建于去年3月,是拖觉镇中心校历史上第一支女子足球队。全队16名成员大都家境贫寒,其中有的孩子是失去了亲人的“单亲”家庭,还有1名孩子来自“双孤”家庭。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击败这群可爱的孩子,在学校师生们的关爱下,她们成长为热爱足球、热爱体育运动的阳光女孩。

或许逆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和品格,从组建球队到参加比赛,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这在半年里,这群没有足球基础的孩子们异常刻苦,每天风雨无阻跟着教练勤学苦练。阿凉子拉既是她们的校长也是她们的教练。阿凉子拉回忆说,比赛前夕,孩子们都自愿放弃休息时间,每天坚持训练,没人叫苦叫累。那段时间雨下得很大,但即使浑身湿透也没能阻挡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她们的责任感很强,知道出去是代表学校争得荣誉,必须全力以赴。

比赛前的日子是紧张而又充满快乐的。为了迎接这场比赛,布拖县教育局专门给学校下拨了参赛经费。阿凉子拉为孩子们每人买了一双180元的运动鞋,配备了一个背包、一件外套和足球比赛服。穿上新鞋子,孩子们都激动不已,对这群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这是她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穿那么贵的鞋子,心里更是对即将到来的赛事充满期待。

初出茅庐让人刮目相看

2018年10月27日,终于迎来了比赛的日子。在这场全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上,拖觉镇中心校足球队崭露头角,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赢得了冠军,这也让大家对这支足球队刮目相看。

尤其此次获得最佳运动员称号的小姑娘地么子各在比赛中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在决赛局,绿茵场上那个小小的红色身影身姿灵活,一记漂亮的绝杀踢进致胜的关键球。那一精彩的瞬间赢得了全场的欢呼声,也让人记住了这个身高仅1米35的小女孩。

荣获冠军的喜悦溢于言表。阿凉子拉的微信朋友圈里还留存有赛后孩子们喜悦的笑脸和庆祝场景,其中一张足球造型的蛋糕照片特别引人注目。说到这个蛋糕,还有一个故事:“在路过一个蛋糕店时,看着橱窗里摆放的精美蛋糕,不少孩子都在惊呼‘哇哦!’于她们而言,这样精美的蛋糕只在电视上见到过,还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城市孩子习以为常的东西,对我们这群孩子来说却那么难以触及。”心疼孩子的校长赶紧为孩子们买了一个蛋糕,圆了她们一个小小的梦想。

这次的西昌之行,对孩子们来说,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吃蛋糕、第一次吃火锅、第一次进游乐园……面对都市的繁华,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新奇,一颗颗梦想的种子也悄悄在心里生根发芽。

用足球播下梦想的种子

谈到组建女子足球队的初衷,阿凉子拉的想法很朴实,“我不奢望她们能进入专业的足球队,只是希望她们能通过踢足球走上一条艺体道路。说实话,我们的这些娃娃成绩都不是很好,艺体生文化分要求相对较低,如果通过踢球能考上一个体育院校,回来当个体育老师也是个很好的归宿。这样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间接改变父母和将来子女的命运。”

阿凉子拉也谈到,乡镇学校的少年,尤其是女孩子,性格都比较内向,不是太开朗,希望通过足球训练,培养她们一种乐观、开朗、大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言谈中,这位亦师亦友的年轻校长流露出对孩子们深深的关爱之情。

“通过足球改变命运。”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说辞,这群孩子的同学且沙么子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去年7月,且沙么子咱就因为足球特长被凉山州体育局选送到西昌市航天学校,一边读书,一边训练。在且沙么子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而她的妈妈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生活过得很艰苦。现在新的学校不仅包吃包住,免除了学杂费,逢年过节还会发放一些日用品,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改善了很多。阿凉子拉有时会去学校看望她,“孩子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照这样的成绩将来考个好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对且沙么子咱,阿凉子拉寄予了厚望。

说到未来,阿凉子拉踌躇满志。他说,在布拖县县委县政府及教科局领导的关怀下,2018年7月学校投资兴建了布拖县历史上第一个七人制塑胶足球场,孩子们有了更好的训练环境。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足球大军中,让足球为他们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生命成长为自己期许的模样。

文/本报记者 谭蔚

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布拖:看守所里的暖心“彝族年”

本报讯“彝族年”期间,布拖县看守所改善在押人员节日期间伙食,让在押人员在监禁环境中收获关爱,安心过节。此举,是监所管...

布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布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