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普通话走向新时代

凉山日报 2018-12-05 08:13 大字

9月14日,广东省佛山市对口帮扶布拖县“一村一幼”辅导员学前学会普通话全员培训开班典礼开班。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的教授为布拖320名“一村一幼”辅导员进行培训。

11月2日,布拖“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暨2018年村级幼教点辅导员第二期集中培训会举行,322名幼教点辅导员参与培训活动。

11月4日,川西北石油医院到布拖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辅导员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强师资,壮队伍,奠基础。提升“学前学会普通话”辅导员水平,是快速让布拖山村娃娃喜欢普通话、学会普通话的一条有效途径。

而在名师名校到布拖规范培训幼教点辅导员之前,布拖县委、县政府就思路清晰,鞭向准确,在着手学前教育的基础工作上,明确提出培育“一村一幼”孩子们的“三观”:“语言观”、“行为观”和“感恩观”。

其中,“语言观”就是让学前教育的孩子们学会学好普通话;“行为观”让孩子们养成讲卫生懂礼貌的行业习惯;“感恩观”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读一读,说一说,让孩子们课堂上勇敢大胆,敢于交流发言,能让普通话快速渗透到幼儿心中。”这是参加过多次培训的沙洛乡拐乐村三名幼教辅导员,共同掌握的“五位一体、九连环”的教育法宝。

5岁的阿力么子洛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晰,绝不输于在县城就读的幼儿们。子洛家住拐乐村一组,是该组20多名彝族学前幼儿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歌谣《小手绢》、《笑眯眯》被子洛大声地唱出来,自信满满,毫不胆怯。

而在拉达乡博石村村幼的教室里,幼儿们的口杯一字摆开,手帕整洁干净,墙壁上“我会说:请!谢谢!您好!对不起!没关系!”日常用语栏醒目暖人。

“这个班的小朋友是9月招生进来的,我们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教起,现在3个月了,孩子们适应了学普通话,简单的交流也说普通话。”博石村村幼辅导员子沙说,相信这学期完,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将更进一步。

布拖县作为“一步跨千年”的少数民族(彝族占95%)直过地区,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自1955年建县,仅有的1所学校(县民族小学),1个教学班、2名教师、36名学生就是当时教育的全部家当。

目前,布拖县已发展到中小学校(园)82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7所,“一村一幼”幼教点194所。“一村一幼”辅导员644人、公办学前教师39人、民办学前教师115人。全县4一6周岁幼儿16080余人,在园幼儿14701人(其中:一村一幼在园幼儿12236人),民办幼儿园在园2017人,全部应读就读。

同时,在大力实施彝区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第二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布拖县从严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积极推广“会理实验中学·布拖女子班”异地办班经验,加快推进“凉山民族中学·布拖班”、“江油市·布拖班”、“佛山市·布拖班”的合作建设,让更多布拖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一批批布拖的教师和学前教育的辅导员们还在向广东佛山、成都、江油、雅安等地输出接受学习,一批批外地专家教授老师入驻布拖开展就地培训,一批批人才的输出与输入,将成为布拖教育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文/图 本报记者 王德

新闻推荐

布拖县看守所:开展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以优待警,缓解监所民、辅警超长时间工作的心理压力,有力策应和保障目标绩效考核攻坚冲刺行动,近日,布...

布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布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