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文旅兴区 产业强区 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四川日报 2021-09-29 06:55 大字

乐山大佛。

乐山市市中区上中顺特色街区。

苏稽古镇。

临近国庆黄金周,成都市民想预订乐山市市中区的网红酒店房间,却发现“一房难求”。

三江汇流,九峰竞秀;乐山乐水,乐在嘉州。成都-乐山一线,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线路之一。

乐山市市中区(以下简称“市中区”)古称“嘉州”,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大佛所在地,也是乐山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城区。

不仅是乐山大佛。市中区精心守护世界遗产、文旅名城、绿水青山、嘉州味道,以高分入选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

市中区将文旅作为全区发展重心,坚持“文旅兴区、产业强区”发展主线,始终把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全力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文旅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十。□一束 (图片由乐山市市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

保护世界遗产

“一座世界丰碑!”这是1996年乐山大佛申报“双遗”时,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自然遗产高级顾问吉姆·桑塞尔的由衷赞叹。他认为,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伟大石刻媲美,应该作为全人类的遗产加以保护。

千年古佛与千年古城隔岸相望。千百年来,嘉州人守护大佛,佛、城、人早已不能分离。

坚持“保护第一”,大佛维修工程被广泛关注,被赞为中国人珍视文物的匠心之作;建成四川省内首个遗产监测系统,筹建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颁布了《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

市中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不断增强景区承载力,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频繁端出文旅“新菜”“硬菜”。

大佛文化广场、“六度”佛语长廊相继亮相,“夜游三江·凌云山”项目追逐“月光”效益,268米高的亚洲第一高喷水舞秀等重大项目投运,景区范围从2.8平方公里扩展至5平方公里……全天候、全链条文旅资源加快形成。

“租汉服夜游,与大佛合影,没想到景区还能这样玩!”重庆游客周女士由衷点赞道。作为四川首个“信用游”示范景区,乐山大佛景区在中秋佳节率先推出“信用游”体验区域,游客在乐山景区尝鲜“先游后付”便捷服务,实现轻松旅行无“押”力,景区一站式游玩新体验全面升级。

中秋小长假,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300万元,各项指标稳居全省传统景区前列。

打造文旅名城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千年前,嘉州山水让大文豪苏东坡一见倾心。

嘉州建城近3000年,山水风流,是市中区引以为傲的本底。明清城墙至今矗立江边,古今映衬,形成乐山中心城区独特风景。

启动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工程,完成了老霄顶“西南第一楼”、乐山文庙、龙神祠、明清古城墙等古建筑、古城楼、古遗迹的保护修缮,嘉州人文景观串珠成链。

“城不过江”变“景城一体”。乐山是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市中区和大佛景区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开创全国景城一体、联动发展的先河;深入开展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再现嘉州国学文化、历史变迁、民俗风情,打造特色文博城市。中心城区游客停留天数增加至2.4天,实现游江、游山、游城融合发展,“夜游三江”上榜“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

“一佛独大”变全域发展。5个A级旅游景区像明珠般分布全区;大渡河、峨眉河、岷江旅游3条风景道纵深拓展,独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域旅游遍地开花,2021年上半年,市中区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66.56%和87.77%,表现出强大的文旅发展韧性。

2020年,市中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因良好的口碑,市中区成功吸引世界研学旅游组织落户。

守护绿水青山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乐山是国家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不仅有自然奇观巨型睡佛,还有中国地级市中最大的城市中央绿心公园——嘉州绿心公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中区积极培育绿心公园的生态氧吧、文化客厅、健康驿站三大功能板块,创新发展自然生态研学游项目;连续举办国际半马、国际自行车赛等高端赛事,展现生态之美。

以保护为先,守住绿水青山。施行《乐山市中心城区绿心保护条例》,立法保护“城市之肺”。绿心公园,已成为本地市民和游客休闲“打卡”好去处,形成城市新品牌。

“国庆假期前4天房车住宿全订满了。”最近,市中区悦来镇荔枝弯的63号自驾车营地,老板李海霞忙得不可开交。前不久,在该营地举办了首届乐山国际自驾游营地节,成为网红“打卡地”。63号自驾车营地的崛起,折射出市中区文旅发展之变。

市中区将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布局,紧扣成渝地区“后花园”发展定位,积极开发康养旅游产品,布局养生、养心、养颜等业态,推动康养产业集群发展;在岷江流域和峨眉河流域发展医养康养度假新模式,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实干担当、挺立潮头,“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市中区正在加快建设。

传扬嘉州味道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今年,在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首届乐山国际美食节以“展+节”形式亮相,嘉州味道让观展游客念念不忘。能将千年大佛奇景与巷陌烟火完美结合的市中区,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不少游客的国庆游清单中,市中区是重要一站。

市中区着力打造“世界美味之都”,梳理山脉、水脉、文脉,增添茶香、菜香、书香,丰富游山、游江、游城,营造沉浸式等新体验、新场景,积极打造6条美食街和上百个网红门店,让游客有吃有看又有玩。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嘉州美食一直受到广大“吃货”的追捧。今年中秋假期,上中顺街区接待游客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2万元;苏稽古镇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8万元,蝉联乐山新兴景点“吸金王”;张公桥美食街、嘉兴路美食街人潮涌动,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大假尽量少出门,美食腾给外地人”,坊间的号召,体现了这个城市对游客的温情善意,折射出市中区打造“最有温度的旅游城市”的发展取向。

按照乐山市委假日旅游“保畅通、保安全、保服务质量”部署,市中区开启“宠游客”模式,在景区景点、车站码头全覆盖设立心连心服务岗,为游客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乐山大佛率先实施全网购票、分时游览、线路调整,解决排队难题。狠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让路于客、让景于客、文明迎客、热诚待客,游客满意度达98.6%。

以食为媒,让世界爱上嘉州。这座温情满满的烟火城市,正“嘉”快奔向新时代!

新闻推荐

拉闸限电惊扰 A 股市场地方为达标“狂补作业”遭痛批

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超大容量的城市“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插在”电网上充电,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填补电力缺口,起到“...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