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进教授对话传习志愿者:不得已熬了夜咋办?有空时大睡一觉

华西都市报 2021-04-20 03:04 大字

杨思进教授对话传习志愿者: “名人大讲堂”现场,杨思进教授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传习志愿者现场向杨教授提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摄影陈羽啸

“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点最便宜的外卖,吃最贵的保健品。”如今的养生时髦又前卫,已经成功走出中老年群体,向着更广阔的年轻人群出圈。在4月19日晚的“名人大讲堂”现场,记者就发现有不少年轻人,其中4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传习志愿者,更是带着他们的问题,“犀利”地向杨思进教授提问。

乐山师范学院学生王金亚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熬夜,这也是当代大学生非常普遍的现象,她提问杨教授:“请问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熬夜对身体有什么坏处呢?如果实在迫不得已要熬夜,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呢?”

杨思进教授认为,四季更替、昼夜晨昏,这是自然现象。从中医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顺应自然。如果零点以后睡觉,就容易出现心脏病和高血压,“零点以后阴盛阳衰,绝对是要休息的时间。这个时候如果熬夜就容易生病。”但他同时也说,如果实在难以避免的话,也可以通过后期的自我调节去补足自身。“当你有时间的时候就大睡一觉,补救前几天的不足。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健康的作息,因为工作、学习等各种原因,但只要自己调节、补足,也能尽量调和自身。”

四川师范大学学生毛霖馨今年刚18岁,据她观察,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似乎都不太信任中医,校医院的中医区也很少有人去。听完杨教授的讲座,她对中医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希望能传递给周围的人,因此她想知道,“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中医呢?”

杨思进教授表示,这个观点必须要通过教育来转变。“我们要实现文化自信,要对中医药文化产生自信,要懂其中的道理。”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杨思进教授说:“中医药是一种文化,不仅仅是养生文化,它包含了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作为青年学生,必须要懂其中的科普性知识。”

来自四川省电影家协会的邵子立今年29岁,是一位健身达人,他的问题也和健身有关。“最近健身圈都说多吃大葱大蒜对健身有帮助,我想问下杨教授,这是真的还是谣言呢?”

杨思进教授认为,葱和蒜本身也是中药材,作为食补,适量吃也是有好处的。但他同时提醒,食用任何食物都要有度。

从事媒体工作的杨澜对中医原本非常信任,但是近年来因为“小儿推拿”“绿豆养生”等事件频发,让她对中医养生的观念产生了质疑。她也关注到社会上不少关于中医养生是否有用的争论,因此向杨教授提问:“中医养生观及其实践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呢?”

“中医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国文明宝库的钥匙。”杨思进教授在讲座中反复提到这句话。他认为,有些人可能会批判中医,只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中医文化。“比如这次新冠疫情,中西医结合确实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疗效,我们对中医应该要有民族自信。”杨思进教授说。

新闻推荐

西部战区空军招文职人员啦 招考98人 今起报名

记者6日从西部战区空军获悉,为延揽社会优秀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根据全军统一部署,西部战区空军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