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月辉耀童心 记全国文明校园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乐山日报 2020-11-25 07:28 大字

■记者张力

“老师,早上好!”“同学们,早上好!”每天早上8点,在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乐师附小”)校门口,都会看到由少先队员们组成的迎宾队,端正地站着,用温暖的问候迎接全校师生进校。

细节之处见真章。记者获悉,多年来,乐师附小坚持走“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之路,让校园成为传播文明的示范园。2017年,该校成为“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

荣誉加身,不骄不躁,筑梦前行。附小人继续一路向前,通过健全“管理育人”制度,扎实“课程育人”体系,丰富“活动育人”内涵,非常重视巩固“文明校园”成果,让文明的种子在校园内扎根生长。近日,乐师附小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正确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依法治教,通过健全管理育人制度,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加强推进文明校园建设。”该校副校长张平告诉记者。

德育课程是育人的关键。据介绍,该校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不同年级段的认知特点,学校将学生必备品格、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操作和评价纳入不同年级段,开发适合小学生品格形成的主题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每学期组织开展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主题的思想品德课程研讨活动。

与课程体系相辅相成的是课程资源。“我校已陆续开发了一系列课程资源,包括《新生入学手册》《公民素养课程教学指导手册》《附小美德银行一本通》《公民廉洁教育读本(小学低段)》等。”张平介绍,学校还编创文明指南儿歌,制作了音频课程,在每周一早晨开展《附小学生文明指南》视听课,让每一名学生全面了解基本的文明素养。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我校还通过多渠道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每周一的校会、每周五的公民素养课、每周三节的生命安全课、不定期的家长教师进课堂以及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等,甚至每一位老师也都担任了学生的心理引导教师的角色,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张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实践课程逐渐成为附小学生一门经常参与、必须参与的课程。附小娃开展菜蔬种植、午餐劳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感受劳动之乐,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自主管理,乐享实践之趣。

丰富特色活动

在乐师附小,每名学生手里都有一本《附小美德银行一本通》,上面有“我是守纪小标兵”“我是劳动小能手”等存款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存款标准,各项目星级评价来自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星级评价总结,学生获得相应的美德积分。

“我校的‘美德银行’‘存’的是好行为,‘取’的是好习惯,只要言行文明、诚信守礼、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就能获得美德积分;美德积分作为美德币,可以在‘美德小超市’中兑换小礼物。”张平说,根据学生美德储蓄的情况,学校每学期评选“美德少年”、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干部”,“美德小超市”里礼品选购、美德币发放、超市兑换活动、秩序维护等都由“超市小管家”完成。

据介绍,除“美德银行”外,还有每周校会创新开展“国旗下剧场”,让每个孩子轮流成为爱国主义宣讲舞台的主角;校会上宣讲“校园美德小故事”,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意见,改正缺点,倡议校园文明好风气;每天利用午餐时间让学生学习就餐礼仪、健康饮食等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

活动即课程。在乐师附小,公民素养课程基本实现了“年度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天天是活动,处处受教育”的目标。“我校将学生文明素养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列入计划和活动,将‘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活动’‘安全法制教育宣传系列活动’‘传承经典读书活动’‘孝亲感恩亲子活动’等写入德育工作行事历,让全校各班都能做到提前准备、及时活动、有效教育。”张平说,丰富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幸福,快乐成长,学会做人。

今后,该校校园活动将继续坚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文明校园的建设中来,让校园角落、班级内外都成为文明教育的“无声老师”;坚持“活动育人”,坚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平安、和谐、文明”的主旋律永远在乐师附小奏响。

新闻推荐

第三届四川(乐山)中医药博览会举行

(记者周圆韵)近日,以“发展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四川(乐山)中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药博会”)在乐山高新区...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