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莫要“敞开吃”小心疼痛找上门!

三江都市报 2020-10-09 08:21 大字

食用螃蟹不宜过量资料图片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薄酬

又到了吃大闸蟹的最好时节,饱满的蟹膏,雪白的蟹肉,再辅以姜醋调味,让无数“吃货”忍不住大快朵颐。但需要注意的是,螃蟹这种带甲壳的水产品富含嘌呤,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螃蟹极可能导致痛风发作,加重病情。

高嘌呤食物是诱发痛风重要因素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余元和介绍,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一般情况下,尿酸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生活方式不够健康,比如吃了太多高嘌呤食品、很少运动、不大量喝水等,就会让尿酸在体内大量聚集,从而导致痛风。

螃蟹是高嘌呤食物,尤其是蟹黄蟹膏,嘌呤含量很高,食用后容易诱发痛风发作。每年虾蟹上市的时候,各大医院都会接诊不少因为食用过多虾蟹导致痛风急性发作甚至肾衰竭的患者。因此,建议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急性期一定不能食用螃蟹,尤其是蟹黄蟹膏。痛风缓解期患者或者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实在想吃,最多只能吃一个,每周不超过一次;在吃蟹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加速尿酸的排泄,更不要同时饮用啤酒,否则会加重病情。

同时,螃蟹的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否则会加重病情。螃蟹是寒性食物,孕妇、体质虚弱的老人、幼儿最好也不要吃。过敏体质的人,吃了螃蟹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出现风疹块。尤其是哮喘病人,如果食用螃蟹,可能导致哮喘复发。

另外,市民在吃螃蟹前一定要清洗干净、蒸熟煮透。螃蟹如果没有蒸熟煮透,会导致人感染引发急性胃肠炎。而感染性腹泻的病人不宜口服止泻药物,应及时就医。因为使用止泻药会使毒素及病原体不易排出,反而使患者产生中毒症状,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引发败血症。一旦在食用螃蟹后出现了关节痛、身体浮肿、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均衡膳食 有痛风症状应尽快就医

临床上,要想降低尿酸,就要严格控制饮食,膳食因素对痛风发病的影响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一般来说,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应该掌握的饮食原则有:“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低热量摄入、低盐饮食和大量饮水;“三多三少一忌”:多饮水,少喝汤;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饭;忌酒。

暴饮暴食易导致尿酸出现异常,因此被查出尿酸高的人要严格控制饮食;尿酸高的人往往较胖,通过适当运动可改善患者的体型,有效控制尿酸水平,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球等,老年、体弱及多病者应降低运动强度;多饮水,充足饮水可以促进尿酸排出,尤其在服用促进尿酸排泄药时更加应该多饮水,有助于尿酸随尿液排出。

必要时,可服用降尿酸药物。如果尿酸水平高符合药物降尿酸的标准,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通常包括减少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这两类药物,具体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药物。一旦出现痛风的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疼痛严重者可服用止痛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可很快缓解。

记者 戴余乐

新闻推荐

“上中顺”特色街区市民游客扎堆打卡

本报讯(记者龚启文)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日期间,作为乐山市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上中顺”特色文化情境体验街...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