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助医疗 硬核 “战疫”

乐山日报 2020-06-23 07:54 大字

麻醉手术室培训TMiRob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市人民医院供图■记者戴余乐

“大家好,我是智能机器人小易,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工作,请多多支持,谢谢。”“哎呀,您挡着我的路啦,请让我一下。”“收到指令,现在出发去18号手术间。”……近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看到了认真工作的机器人,它们是该院最新引进的TMiRob智能机器人。

据悉,市人民医院是全省率先、全市首个启用消毒机器人及物流机器人的医院。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替代了部分机械化和重复性劳动,全力阻断“人传人”新型冠状病毒链条,减少内部传染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技硬核保障。

麻醉科“小帮手”

花式助攻“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人民医院作为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除了落实人防、技防工作,还积极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精准防控。

“麻醉手术室是医院的外科枢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每一台手术的正常运行,科室在新冠肺炎筛查,医务人员进出手术间,手术敷料、手术物品、手术器械的运送等方面,都制定并优化了相关工作流程,以高标准、高质量、零感染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和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卢文江介绍,考虑到麻醉手术室密闭的工作环境,急诊/急救手术多,如遇新冠疑似/确诊病人,术后消毒范围广、时间长、强度大,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做了手术还要做一系列清洁消毒工作,医护人员体能难以支撑,感染风险高。为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解决病毒感染问题,医院购买了TMiRob智能消毒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

消毒机器人“小易”

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降低交叉感染率

消毒机器人叫“小易”,卢文江介绍,对比传统消毒方式,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能够进行自主移动式无死角消毒。

工作中,智能消毒机器人通过上方圆孔向外喷出小于3微米直径的超干雾化过氧化氢消毒液,可以做到360度无死角消毒。它不但能够自主识别地图和工作环境,自动发现并避开障碍,肚子里的9盏紫外线灯还有超强杀毒模式。通过高强度的过氧化氢雾化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在30分钟左右,消毒一片区域且消毒率达到99.9999%,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还能有效杀灭多重耐药菌,对术后的每间手术室进行消毒工作,降低交叉感染率。超强杀毒模式。通过高强度的过氧化氢雾化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在30分钟左右,消毒一片区域且消毒率达到99.9999%,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还能有效杀灭多重耐药菌,对术后的每间手术室进行消毒工作,降低交叉感染率。

另外,消毒机器人在本身电量低于15%时会自动返回充电桩充电,实现了完全的智能化。同时,机器本身带有自我消毒功能,能够做到消毒、防护二合一。

物流机器人“哥哥”

降低手术室感控风险、减少护理人员工作负荷

物流机器人叫“哥哥”。卢文江介绍,智能物流机器人主要负责手术室内医疗物资的转运、配送。

比如,医护人员在手术间给无菌间提出器械、敷料等手术物资申请后,器械管理人员就会把对应的手术敷料、手术器械以及各类手术物品放在物流机器人“肚子”里,并下达指令:配送到指定的手术间。这时,物流机器人会按照既定路线到达手术间并发出接受指令。物流机器人启用至今,每天可以完成30趟运送任务。从接受任务到任务完成,全程不超过5分钟,时间短,效率高,可以不间断地长时间工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此外,机器人所提供的无接触式配送物品,减少了手术间护士、器械管理护士为取用各类器械、敷料在手术间和无菌间之间的来回走动,在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控风险的同时,更是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目前,新冠肺炎防治进入常态化,院内感染控制更需要严格管理。”卢文江表示,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精准施策和开拓创新,替代了机械化和重复性劳动,阻断了“人传人”的新冠病毒链条,减少内部传染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医疗安全和服务,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为接下来的疫情防疫持久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垃圾分类试点运行8个月,实名注册用户上万,正确投放率近9成 垃圾分类的乐山行动

市民分类投放垃圾■记者龚启文文/图2018年12月,《乐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发布。2019年10月23日,中心城...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