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100 万亩森林大“改种”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5-27 06:25 大字

编前

数据显示,我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为89立方米,仅相当于林业发达国家的1/4-1/3。良好健康的森林要求混交林比例60%以上,我国混交林比例只有39%,天然林中有51%是纯林,人工林中有85%是纯林。我国为全球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储备欠账严重、总量不足,树种单一、结构失衡,年供给缺口2亿-3亿立方米。

2017年,四川乐山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作为全国18个之一、四川唯一一个示范融资项目成功启动,全市规划栽植混交珍稀林100万亩。

目前,项目第一批栽种的树苗经过了一年的生长期,成活率怎样?林农有何反馈?项目整体推进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本报记者 吴平

截至2015年,乐山市巨桉纯林面积为106万亩,占当年森林面积983.2万亩的10.8%;巨桉面积和人工纯林面积均居全省第一,经过多代萌生,出材率降低,地力退化。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也有利于乐山市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及工旅融合发展。沙湾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辟芳24日告诉记者,该项目造林质量要求高,管护年限久,林农收益周期长,为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巨桉纯林效益降经济账、生态账都不“划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乐山市引入原产澳洲的巨桉树作为速生原料林。在随后的退耕还林等工程中获得大面积推广,为农户带来一定经济收益。

沙湾区嘉农镇新泉村一组村民杨利5月24日告诉记者,他有 5 亩地在 2001 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中栽植了巨桉,几年后砍伐卖了 13000元 ;2011 年 新 栽 一 批 ,在2018年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时,采伐后只卖了不到6000元。

“现在胸径20厘米的巨桉才卖到500元/吨,多数只卖到200元/吨,刨除150元/天/人的劳务费,利润微薄,村民不愿种,甚至懒得卖。”嘉农镇林业员邓加平说。

随着巨桉树在乐山一片片成林,一些木材加工企业也纷纷建厂。如今,一些厂家因被责令环保改造等原因,目前停产或筹划厂址搬迁中,影响了就近收购,进一步增加运输成本。

巨桉经济效益随着市场行情和产业调整有所波动,同时受到村民管护水平有限的影响。此外,巨桉林在生态方面的不利影响更值得重视。

大面积的人工纯林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结构稳定性变差,林木蓄积也有限。张辟芳说,出于经济、生态两方面原因,早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之前,群众强烈希望更换树种。质量要求高+回报周期长

考验管护水平

截至今年4月,乐山全市完成项目建设21万亩,建成第一批市级示范点10个,面积1.6万亩。

在杨利的林子,记者看到巨桉的桩头还留在地里,但已经没有新的萌发。邻近村民早两年种下的香樟苗的枝干有力,叶子翠绿,已然成林。

“乐沙大道”作为全市六条一级旅游公路之一,两边栽植了总面积约1700余亩的赏花景观林和珍稀用材林,总投资约3000余万元。今年春天,红叶碧桃、海棠等渐次开放,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张辟芳介绍,沙湾全区13个乡镇推广了桢楠、香樟、红椿等珍贵乡土树种,培育木本油料林,营造复层异龄林,提倡林茶、林药、林粮间作模式,调整森林树种、林种、年龄结构,已完成森林质量提升2.5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7%。

记者获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所需资金,来自中央、省、市地方财政,以及世界银行和欧投行、农发行的融资贷款。其中,世界银行和欧投行以结果为导向,对造林质量有很高要求。此外,多数珍稀乡土树种需 20年以上的培育才能成林成材,林农获得投资回报的时间比农作物、经果林要长很多。若种苗质量不佳、后期管护未跟上、发生病虫害等,回报周期就会更加延长。

期间,如何保证村民不复垦或者改种其他见效快的树种,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张辟芳说道。

对此,乐山各区县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保证造林?请关注下篇报道。

新闻推荐

乐山西部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加快推进 一期项目2020年建成投用

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思源记者马锐)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乐井路与绕城高速全福出口交汇处的乐山西部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工地看到,钢结...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