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吃饭乖吗?

三江都市报 2019-01-16 07:19 大字

看我吃饭乖不乖小朋友做的调查问卷朋友圈截图“你吃饭要多少分钟/小时?”“A、1小时;B、20分钟;C、40分钟”

“你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催不催你?”“A、不催;B、催;C、有时催有时不催”……近日,记者的朋友圈有人晒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朋友一年级的儿子屡次被他妈妈催吃饭,然后自己跑去做了个调查问卷……”在两张配图中,一张是拼音、汉字与表格并用的“吃饭调查问卷”,另一张则道出了小朋友做调查的初衷:我想知道到底我吃饭慢不慢,我的结论是“不慢”。

小朋友做“吃饭调查问卷”听起来颇为有趣,而背后还透露出低年级学生家长对孩子们不好好吃饭的无尽忧愁。1月14日,记者走进乐山市实验小学对话低年级小朋友才发现,其实对于吃饭问题,孩子们也有不少话想说。

对话小朋友

吃饭烦恼有点儿多

当日中午12点30分,记者在该校低年级的教室内观察了孩子们的吃饭情况,发现各班小女生吃饭速度相对较慢一些,小男生吃饭相对较快一些。随机和几名孩子们对话时,发现孩子们吃饭的烦恼还真有点儿多。

记者:“小朋友,你在家吃饭妈妈催你吗?”

学生李佳芯:“我吃饭很乖,一般妈妈不催我,有时我还要催爸爸妈妈吃饭呢!”

学生王晞杰:“我喜欢吃饭,还吃得比较快,妈妈不催我,还让我少吃一点呢!”

学生刘炜杰:“我吃得慢的时候,妈妈要催我。”

记者:“小朋友你吃饭快还是慢呢?”

学生何睿昊:“我吃得快,最快10分钟吃完!”

学生何妍慈:“我吃得慢,我也想吃快一点,但是不爱吃辣的,菜辣的话我就吃得很慢。”

学生刘炜杰:“我吃饭速度一般,吃得慢可能是那顿饭菜不好吃。”

记者:“你觉得吃饭怎样才能吃得快呢?”

学生何睿昊:“不要挑食,就大口大口地吃呗!”

学生李佳芯:“吃饭时不要说话,专心吃饭。”

对话家长

“看孩子吃饭,着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部分家长,不少家长表示,看孩子吃饭慢,心里真着急。

记者:“平时在家吃饭,你们催孩子吗?”

学生家长赵女士:“要催,每顿都要催!”

学生家长陈先生:“一般不催。”

记者:“吃饭不是细嚼慢咽吗?为什么要催孩子呢?”

学生家长赵女士:“饭菜冷了,大家都吃得快,他吃得慢,看得着急。而且吃太慢,断断续续地吃,伤胃吧。”

学生家长谢先生:“浪费时间。如果吃饭慢,到了高年级,作业多了以后,根本就没有玩耍的时间!”

记者:“觉得孩子为什么吃得慢呢?”

学生家长夏女士:“我们孩子就是挑食,不怎么吃肉,有时宁愿吃白米饭也不吃肉吃菜,着急得很!”

学生家长陈先生:“我家孩子吃饭速度还可以,如果吃得慢,一般是菜不好吃。”

学生家长何女士:“咀嚼慢,看她一口饭包在嘴里一直不咽下去,心里特别急。而且就因为包饭,牙齿都坏了。”

记者:“有没有想过什么办法让孩子吃快一点?”

学生家长赵女士:“我们一般采用激励法,比如多长时间吃完饭,就奖励他什么东西。”

学生家长谢先生:“控制时间,规定她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吃完,吃不完就罚少给或不给零花钱,效果还行。”

班主任支招

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学校规定的午饭时间是中午12点30分至1点钟,所有小朋友都能把饭吃完,我会让孩子们在吃饭期间安静吃饭,认真吃饭,遵守吃饭的规矩。”乐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五班班主任张乐告诉记者,从新生入学起,她便着手改变孩子们一些不好的吃饭习惯。

对于有些在家需要催着孩子吃饭的家长,张乐建议,可以适当地为孩子限定吃饭的时间,吃饭期间不要和孩子说话。“重要的是,家长不要太将就孩子,孩子吃什么就做什么,会养成孩子的挑食习惯,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学着吃一点点辣。”张乐说,学校午饭后,老师会让孩子们收拾自己的碗筷,整理自己的桌子。因此,家长在家也可以尝试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碗筷,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记者  张力  文/图

新闻推荐

培训导游讲解员提升服务实力

本报讯(实习生姚泠芊记者魏玉婷)为进一步推动乐山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导游队伍中的“精兵强将”,提升全市在职导游人员的...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