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青衣坝与抗战酒精生产
□杨乐生刘跃平唐增桥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由于前方军事物资短缺,尤其是动力能源和医疗材料更是匮乏,在此之前的1940年初,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在四川省乐山县青衣坝,动员村民张成元等近三十户村民搬迁,高价购买熟地近二百八十亩,白手起家组建乐山木材干馏厂。以青冈木为原料,生产前方将士伤员、飞机、汽车所用急需军用物资酒精、蒸馏水、冈炭。酒精是飞机燃料;蒸馏水是前方伤员输液所用必需品。冈炭是汽车的主要燃料……经过大约八个月的施工,1940年初,乐山木材干馏厂在乐山县青衣坝匆匆试产。
干馏厂的往事
据当时参加修建的杨世洪老人回忆,由于前方战事紧急,部队需求刻不容缓,上面要求在办公室、伙食团、医务室、职工宿舍等配套建筑尚未完全竣工的情况下,一边续建,一边上马。建厂时,在建造两栋西式建筑(青衣坝乡民称为洋房)时,因本地木工不谙此活,特意从成都、南充等地招收了一部分手艺极好,见识较多的木工师傅参加建设。其中有曹顺荣的师傅陈胜春等。
木材干馏厂生产原料全是上等青冈树木材,均用木船经大渡河(乐山人也称铜河)、岷江(乐山人也称府河)运至。产品密封后用木船从岷江入长江运往重庆,然后分送前方。
木材干馏厂厂长姓孙,名字无考。当时六十开外,个子约1米67,体形干瘦,北方人。用曹顺荣的话讲,孙谈话“广得不凶(乐山方言:北方口音不重)”。不知是开玩笑,还是真有其意,孙老头曾要求收养曹顺荣为干儿子,但曹从小信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古训,没有同意。
张隆全,1934年生,现居青衣坝村7组。当年,他仅七八岁,随母亲在厂内卖大葱、萝卜等时令蔬菜,供干馏厂伙食団食用。晚上,则随母亲在厂内,凭借微弱的电灯光捡煤渣。
木材干馏厂技术部主任高桥君,日本人,厂内厂外均称之为“高主任”,带有日本夫人。高桥住小洋房二楼(2016年尚存,为青衣坝村医务室。2017年初拆后重建后,仍为医务室),当年三十多岁,夫人二十五岁左右,经常身穿和服。高桥夫妻膝下无子女,张隆全经常端“包谷汤粑儿”去高桥夫妻卧室。高桥对张产生好感,曾要求张隆全过继于他,未果。
为抗战立下功绩
木材干馏厂从山东、山西和四川省各地招兵买马,前后招收职工近300人,在竹木茂密的青衣坝为抗战立下丰功伟绩。
当年,在一个八九米高、约六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安装着一座大炉叫“干馏釜”。每天,工人们不停地将约3分米长的青冈木块,投入这个叫“干馏釜”的庞然大物中燃烧,提取有用元素。木煤气,又称为木醇,气体燃料的一种,是木材干馏时所生成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分是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挥发性的液体,有毒性,能损坏神经。因为以前甲醇是用木材干馏提取,所以又称为木醇。
干馏釜中燃烧后剩余的固体便是冈炭,是当时汽车的主要燃料。用冈炭作为燃料的汽车时速最快不到26公里。每公里消耗冈炭极少,仅0.5公斤。车头侧面装有一个特制的炉子,与今天的开水锅炉大致相似,配置一个手摇鼓风器。冈炭燃烧时,若火力不足,还得大力摇动鼓风器手柄。比烧汽油要费事得多。发车前助手要提前点炉,一般从点炉到启动需40-50分钟。行驶中,还要不断添炭、捅炉、掌握冈炭燃烧程度,司机和助手每天十分辛苦。冈炭车速度慢,载重量小。但在汽油奇缺的当年,这是唯一的选择。
干馏过程中提取的蒸馏水,用以冲洗手术伤口,使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坏死,失去活性,避免肿瘤在创面上滋生。
留下永远的印记
木材干馏厂设有前后厂门(当时老百姓叫营门)。厂门约五米宽,均为木质板材制作。前门向东,靠简易公路,老百姓称前营门。后门朝西,紧挨岷江河,老百姓称后营门。前后厂门均有两位持抢警卫昼夜站岗,检查出入厂人员。
厂区内禁止不同车间的人员随便到别的车间走动。当时保密、管理工作均很严,其他车间研究生产什么,大家都不准过问,互不打听。
据张在军《乐山往事》一书载:“1943年5月26日下午,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生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一行,为了对战时中国的科研和教育提供援助,抵达乐山进行考察。在乐山的五天时间里,李约瑟先后参观了武汉大学、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和中央工业试验所木材试验室、木材干馏厂。”
现今还存在的乐山木材干馏厂实物有:职工宿舍三处、办公室一处,办公桌一张。宿舍和办公室均在青衣坝村境内,办公桌存田镇之子田明亮家。
1946年元月初,乐山木材干馏厂在一天夜里迅速拆走能够搬运的物资,干馏厂撤销。有部分职工因早年已在本地娶妻生子安家,永远地同家人留在了青衣坝。据粗略统计,仅算居住在青衣坝村境内的干馏厂职工后人,达两百余人之多。
新闻推荐
“我想拥有一所大房子,有大大的落地窗,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阳光充沛、清风徐来、美景怡窗……全方位的...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