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中科院博士的感恩信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8-14 07:37 大字

□特约通讯员 杨长喜

月咡坝其实不是坝,四周都是山,只是中间围着一方半月形的平地,于是村庄就以坝命名: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月咡坝村。这些年来,村庄的稀奇事不算多,但600多人的“夹皮沟”里,竟然生发出一个老人与村里14个大学生的故事。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月咡坝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凤凰村”。

领头的“凤凰”,是村子里的一个叫陈佳琪的姑娘,在村小学夯实了她的 “象牙塔”根基,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一位研究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博士生。

7月底的一天,陈博士在电话中获悉,月咡坝村坚持了整10年的“学生、家长暑假交流会”,将由村、镇关工委携手开展活动。繁忙的陈博士“由于时间错不开,很遗憾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参加这次难得的交流活动”,只好给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一直扶着她成长的村关工小组长徐文成写来一份感恩信,“只能以这种方式和伙伴交流了”。信中深情地写道,爱是希望、是力量、是感恩!回忆当年炎热的暑假交流活动中,徐老把为什么读书、怎样做人、怎样成才的大道理,用一个个生动朴实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启发教育孩子们。徐老的话“像种子一样在幼小的心灵里悄悄发芽呀!”更让人难以忘却的是,老人还牵线搭桥,让自己在成都经营酒店的侄儿,每年资助村里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10年来,已经资助了村里的11名寒门学子20多万元,“小伙伴们,从小要学会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关工委无微不至的关怀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也是一种幸福!”

陈博士信中的徐老,是月咡坝村4组一位91岁的老革命,解放初入伍当兵,曾跟随部队在云南、贵州剿匪。退伍后当选为乡里的首届人大代表和乡干部。退休后回到家乡,乐此不疲地为村里人调解纠纷、排忧解难、关爱未成年人,成为远近知名的“新乡贤”。1999年开始担任月咡坝村关工委小组长。每逢暑假期间,都要组织村里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和家长,在村委会院坝里,集中摆一次交心谈心的龙门阵,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徐老的话说,花要浇水,苗要锄草,才能花红草绿。

8月5日的交流活动上,毕业于成都西华大学的罗明英说,2012年夏,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里有喜悦也有忧虑。喜悦是我终于上大学了,忧虑是家里的负担更重了。这时,从村主任那里得知,有位匿名人士愿意资助我上大学,不仅给予我7000元奖励,还每个月资助我400元的生活费。这对我来说不仅是资金帮助,更是对我人生的莫大鼓励。后来得知,这位匿名人士资助了月咡坝村考上大学的全体贫困学生。从父亲那里得知,那位在背后为月咡坝村下一代默默奉献的匿名人士,即是徐老在城里经商多年的侄儿徐大伯。正是在徐老的牵线搭桥下,帮助侄儿与村里贫困大学生搭起了这座持续多年的“助学桥”。如今,徐老已91岁高龄了,他的大爱之心将鼓励我在新征程中不断破浪前行。

其实,沙湾区关工委,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组织像徐老这样热心公益的336名“五老”志愿者,运用“宣讲报告团”、“夕阳红艺术团”、“院坝党课”“校园党课”等形式,深入学校、乡镇、村社开展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闻推荐

记录诗画瓦山 寻觅峡谷情韵

金口大峡谷美景潜心创作英姿飒爽的参赛选手极具民族特色的彝族传统游戏冲向终点开幕式现场签名留念美丽的“阿咪子”引人...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