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一课一校”让群众脱贫信心满满
先家村“脱贫奔康精神家园”效果图 五通桥区委宣传部供图每天上午8点,53岁的杨泽洪都会准时来到五通桥区辉山镇先家村八组的道路上,开始一天6个小时的清洁作业。清扫路面、倾倒垃圾、清理碎石、集中清运……杨泽洪动作麻利,但在炎热的天气下,没多久他的额头上就满是汗水,身上的短袖T恤也被完全浸湿。
谁能想到,几年前他还是贫困户,且是个成天醉酒、无所事事的懒汉。
2016年摘帽、2017年整村脱贫……回看先家村这几年的变化,干部群众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这个曾经的市列贫困村正一步一个脚印,在经济上更在精神上迈出坚实的发展步伐。
今昔对比
从懒汉到勤快人
近日,记者来到先家村杨泽洪家采访,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屋映入眼帘,不仅家中物品摆放整齐,桌椅板凳、墙壁地板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他以前才不是这样的哦。”先家村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五通桥区委宣传部干部牟庆说出了其中的不同。2013年,牟庆与工作组来到先家村时,对口帮扶对象就是杨泽洪,当时这个年近50岁的单身汉子,给牟庆的第一印象就是“懒”。
“那个时候他靠低保生活,好手好脚不干活还成天喝个烂醉,家里面缺乏收拾,乱七八糟,简直是一个自暴自弃的状态。”而最让牟庆感到抓狂的是,对于帮扶干部的来访,杨泽洪根本不理不睬,“问他啥子都不开腔,说给他找个工作竟然直接拒绝!”
精神帮扶
“两会一课一校”作用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类似杨泽洪这样的情况,驻村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开始从根源上找问题,最终他们决定从扭转群众等、靠、要懒惰思想上着手。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先家村逐步建立起一套称为“两会一课一校”的精神帮扶制度。
“两会”是指“村年终总结会”和专门针对贫困户的“脱贫攻坚大会”。贫困户参加村上的“年终总结大会”既让他们有归属感和情感认同,又能在比较中增强自身脱贫愿望;而“脱贫攻坚大会”则是把舞台和话筒交给贫困户,把评议交给村民,让贫困户在全村人的见证和监督下交出脱贫答卷、讲述脱贫之路。
“一课”是针对贫困户的“政策课”,力求让贫困户做政策的明白人,从而培养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一校”是指农民夜校,目的是教育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观念,同时学习相应的农技知识,达到群众教育群众、群众激励群众、群众帮扶群众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两会一课一校”制度已经在先家村常态化开展起来,各种轻松、逗趣、接地气,甚至是很“土”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们前来参与,勤劳实干、积极向上的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
转变观念
“我要脱贫”成共识
“其实以前我就是自卑,觉得这辈子就这样烂了,别人也看不起我,就随便活嘛。”杨泽洪说,参加村上的“两会一课一校”,他慢慢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里没有死板的说教,最重要的是我回到人群中,孤独感和被遗弃感越来越少了,觉得和大家在一起还不错。”
几年下来,尝到“甜头”的杨泽洪开始一点点有了变化,他不仅接受了村上安排的公益性保洁岗位,同时也利用剩余时间就近务工,另外还自己发展起了一亩茶和50只鸡的种养殖业,如今年收入已超过8000元。
“像杨泽洪这样实现转变的人在先家村还有很多,‘两会一课一校\’制度首先让贫困户体有了集体归属感,进而通过各种活动和评比让他们产生紧迫感,最终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牟庆说。
先家村村两委办公楼对面,“脱贫奔康精神家园”正在加紧建设。这是一个总占地约5200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工程在现有村级文化广场上进行扩建,增设文化长廊、休闲步道、风景凉亭、健身器材等,同时种植花木园艺、塑造高低假山形成园林景观,工程预计今年六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届时,这里将作为先家村落实精神扶贫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公园除了为村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环境外,党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法律知识以及科普文章等都会在这里做一个集中展示,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家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牟庆介绍说。
记者 马锐 实习生 杨心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曦)昨(8)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7月,乐山市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乐山选拔...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