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乱“贴膘”小心长胖又伤身

三江都市报 2017-10-27 08:06 大字

适当进补资料图片俗话说:“贴足秋膘好过冬”。由于夏天酷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偏爱清淡食物,体重也就随之下降。而到了秋天,气温适宜、胃口大开,自然要多吃点肉类,把夏天丢掉的体重给补回来,也为度过寒冷的冬天储存能量。但近日,家住乐山中心城区的刘女士却被“秋膘”给郁闷到了。

“从小,家里人就说‘贴秋膘\’好过冬。为了孩子健康,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便天天炖汤给儿子喝。但没想到,‘膘\’没贴成,病倒出来了。”刘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孩子突然出现了腹泻、呕吐的症状,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是消化系统紊乱,而“罪魁祸首”就是因为“贴秋膘”。“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贴\’过来的,为什么到了现在‘贴秋膘\’就没用了呢?”

“贴秋膘”  切记用力过猛

“近段时间,我们接诊了好几个消化系统出问题的小孩。其中,绝大多数是因进补不当所致。”乐山市第二中医医院(市中区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余元和表示,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但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多食性冷食品,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这时若大量食用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一下不能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

特别是幼儿,消化功能本就较弱,一下进补太多,身体更加承受不了。并且,由于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同,需要进补的食品也会有所不同。无病乱补,反而会使身体平衡被打破,从而发生紊乱。

“但为什么过去人们进补,孩子很少出现消化问题呢?”对此,余元和认为,“贴秋膘”的习俗自古有之,而在过去,由于生活水平较低、食物匮乏,夏季消耗的脂肪就需要秋季“吃肉”来补。但现在,食物供应丰富,甚至很多人还因为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营养过剩,不需要再通过“秋膘”来补充能量。“从当今科学发展角度看,秋季养生保健应以润燥为主,科学‘贴膘\’,切记用力过猛。”

新“贴法”  均衡是关键

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贴秋膘”的习俗似乎也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食肉进补”之意。但也并不是说不能“贴”。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营养科科长李萍认为,现在的“秋膘”应该提高到新的层次,那就是营养均衡。

“贴秋膘”首先应该循序渐进,先补充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蛋制品等,给肠胃一个调整适应期。再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富含优质蛋白的鸡、牛、羊肉等,以补偿夏季体内能量消耗造成的营养不足。但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控制脂肪、盐、糖的摄入量,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南瓜、红薯等,都具有补脾胃、益气的功效。而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其运动量较多,但肠胃消化能力较差,因此要注意少吃多餐,防止暴饮暴食等。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可以科学适当“贴秋膘”。

除此之外,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人荤腥、油腻食品食入过多,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贴秋膘”的同时,还应关注“负营养”。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相关链接——

这些患者要注意“贴膘”不是想贴就能贴

科学进补,可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但对于以下几类疾病患者,切不可盲目“贴秋膘”。

“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频繁吃油腻厚味之物会让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因此,有肠胃疾病的市民不适合。”余元和介绍说,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短时间内集中吃高油、高脂食物更加危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摄入大量高脂饮食也是胰腺炎的诱因。

此外,“贴秋膘”时难免会摄入不少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此时,摄入者如果活动少、肥胖等,就容易引起痛风。“秋季痛风发病率本就很高,痛风患者更不能盲目‘贴秋膘\’。此类人群可以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日常的饮食也应以清淡、润燥为主。”

记者  戴余乐

新闻推荐

供应再启新盘发力

大城新气象本报讯(记者倪珉摄影报道)记者日前从乐山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乐山楼市今年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9月,乐山市中区销售商品住房12.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3%;市中区二手房住房成...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