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山“淘金”
采笋累了,就坐在大石头上休息、交流步履维艰妇女是采笋“军团”的主力军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箩筐盛满笋子笋农拾柴回到“帐篷村”严出妈尔开办的“食堂”笋农李梅平均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初秋,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大王山林场的天然竹林郁郁葱葱,林下一笼笼秋笋拱土而出。当地4500余名采笋人纷纷涌上笋山,用艰辛的劳动付出,采笋挣钱。
9月6日,在大王山林场鹿儿池一带,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山间空地上,采笋、收笋人来人往,用白色或者黑色塑料布搭建的帐篷紧紧相连,山坳间连绵数里星罗棋布“帐篷村”,大大小小有1300个帐篷。帐篷里,毡布铺在潮湿的山地上就是床,而棉被、床单、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自8月15日开山以来,上山打笋的笋农要在这样的的“帐篷村”生活1个多月。
“今年的价格不错,平均一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笋农李梅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靠采笋挣到了4000多元钱。
“根据市场行情,我们有时候收1.4元/公斤,有时候收1.5元/公斤。”收笋人李曲一平均每天要收5000公斤笋子。
严出妈尔的丈夫在山上采笋子,她则在“帐篷村”开了一家小食堂,为8位笋农做饭,每人1天10元。还有一些专门做小生意的,不用下山就可以买到香烟、米、面等。
笋山就像一座宝库,当地的彝汉同胞在这里“淘金”。马边秋笋季,能为笋农带来人均5000多元的收入。大自然的馈赠让笋农的钱包鼓胀起来。陈柯江 文/图
新闻推荐
贺伊娜在工作中新学期开始,马边彝族自治县迎来了一次特殊的“三人行”——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贺伊娜老师带着丈夫和女儿,带着对马边教育的关心,把越城教育先进理念和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
马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