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复女飞龙”在创新中起飞

乐山日报 2020-06-21 06:32 大字

深入群众巡演精美的龙头设计认真编扎龙头的王仲权舞台上一展“飞龙”英姿■记者杨心梅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国最富民族色彩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舞龙这一民俗活动多出现在节庆、贺喜、庙会等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重大喜庆节日的传统性节目。

在井研,各地亦有舞龙的习俗,这些龙灯各有特色,其中“纯复飞龙”尤其令人侧目。“纯复飞龙”形状小巧玲珑,舞蹈动作和花样丰富,被誉为“井研民俗绝活”。逢年过节、或遇大庆典时,舞龙者便会走村串户进行龙灯表演,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给百姓带去欢乐祝福。

传统舞龙龙头大、龙身重,舞龙者多为男子。但经过“纯复飞龙”传承人王仲权的改造,1984年,一条长约7米,重量较轻,由3至5名女子舞弄的“女子飞龙”在井研横空出世。因表演者全部为女性,龙舞具有刚中带柔、优美活泼的特点,“女子飞龙”从此广受人们喜爱。2006年,“女子飞龙”入选井研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飞龙”诞生从传统中创新

“我当时是纯复乡文化站站长,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很感兴趣,发展‘女子飞龙’也是突发奇想。”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创新“女子飞龙”的往事,王仲权依旧历历在目。

王仲权告诉记者,当时乡里有了宣传队,群众文化娱乐逐渐兴起,大家思维也更加开放。考虑到宣传队大多数队员都是女性,他就想做一些有特色的女子文化活动。“女性喜欢唱歌跳舞,我就想为什么不结合我们的‘纯复飞龙’,玩点新花样呢?”说干就干,王仲权在工作之余走访了当地的老舞龙人,通过学习舞龙技艺、记录前辈的舞龙经验,逐渐成为了舞龙的内行人。

学会舞龙技术还不够,王仲权为制作女子舞龙道具伤起了脑筋,“传统舞龙表演者都是男性,舞起那些龙头大、龙身重的道具很有力量感,但女性显然不行,道具过重,大家举起来都有难度,更别说做动作。”一开始,王仲权想找专门做舞龙道具的商家来改造,但一个龙头就要100来块钱(是当时王仲权三个月工资)的高昂价格让他望而却步。咬咬牙,本身就掌握剪纸手艺的王仲权又摸索着制作舞龙道具,用竹片、篾条编扎龙头,用斑竹杆做龙杆,用废旧布料缝制龙身,再用颜料加以绘制……经过多番尝试,他终于制作成功适合女子舞动刚中带柔的舞龙道具。

“纯复飞龙”在当地是群众最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几乎村村都有飞龙队,一听说王仲权要发展“女子飞龙”,不少宣传队的女同志都积极响应。心灵手巧的她们一边刻苦训练,掌握舞龙技巧,一边开动脑筋,在“舞”字上做起了文章。“女子飞龙”的动作从“黄龙缠腰”“龙腾龙跃”,到“上有飞龙在天”“中有四海游龙”“下有滚龙躺地”……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叹连连。

而随着“纯复飞龙”这一传统技艺的不断推陈出新,其名气也从乡野田间舞到了县里、市里,甚至更远。王仲权回忆,早些年,每年正月初九,纯复当地舞龙者成立的“飞龙会”都会举行隆重的出龙仪式,而后辗转各乡镇巡演。每年舞龙完毕,还会组织焰火晚会,举办回龙仪式,让舞龙者尽情舞动,将“飞龙”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过足赏龙灯的瘾。最后收灯回龙,将飞龙同焰火架一起烧掉,来年重做新龙,祈求飞龙重生。

“飞龙舞”传承在式微中重生

“女子飞龙”因为打破了传统舞龙的束缚,第一次面向观众就受到大众欢迎。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舞龙者逐渐减少,“飞龙会”自动解散,“飞龙舞”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发展一度停滞。

幸运的是,井研县相关部门很快意识到保留、传承这一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纯复乡也提出“一村二龙”的发展规划,将发展“纯复飞龙”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通过乡文化站开展培训,定期练习,定期比赛,以比赛带动普及等,稳定了舞龙队伍。2006年,“女子飞龙”入选井研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展稳步推进。

2011年,在王仲权之后担任纯复乡文化站站长的范德福退休,成立了自己的民间艺术团。放不下“女子飞龙”的范德福邀请王仲权担任艺术团技术指导,将“女子飞龙”引入艺术团表演项目,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舞龙表演。“现在艺术团有20名女性参与舞龙,而且每年都有新队员加入。此外,我们每年都有不少表演机会,2019年还代表井研参加了‘魅力乐山’广场竞演。”范德福告诉记者,“以前说到舞龙,大家都觉得是男人的运动,但‘女子飞龙’打破了这种成见,平时秀雅、腼腆的漂亮姑娘,舞起龙来,时而激越粗犷,时而优美抒情,花样百出,变化多姿。”

经过发展创新,如今,井研“女子飞龙”队名声在外,是井研县民间灯舞大赛连年得奖的队伍。先后在全市举办的民间灯舞大赛中获得特别奖、二等奖,也代表井研县参加过全市“千龙大拜年”活动。在今年6月举行的“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井研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女子飞龙”作为开场表演,艺惊全场。

看着“女子飞龙”重新红火起来的王仲权,也给自己制订了新目标——每年都给舞龙队设置一个新的表演主题。“‘女子飞龙’观赏性强,我希望把自己掌握的动作慢慢传授给队员。未来,大家可以看我们的队员站着舞、蹲着舞、躺着舞、边走边舞;在地面上舞、在板凳上舞、桌子上舞;一龙独舞,多龙共舞等等。井研文旅发展迅速,希望我们的‘女子飞龙’这一民俗活动能丰富大家的文旅体验。”

近年来,井研县紧紧抓住发展“全域旅游”契机,全力打造“乐山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乡村公园”,着力培育特色镇、特色村、特色街、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度假新业态,“国学之乡、农民画乡、柑橘之乡、垂钓之乡、盐浴之乡”五朵文旅金花含蕊飘香,包括“女子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井研形象、井研品牌、井研声音、井研活动”有声有色,正在乐山全域旅游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席位。

(本文图片由井研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情暖童心 关爱成长 乐山市常态化开展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团市委供图■记者鲁倩文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的关心、爱护和教育,也需要社会...

井研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井研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