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派琴艺大成 琴社琴馆盛行

成都日报 2019-09-23 01:41 大字

杨升庵像

成都明代铜铸抚琴俑

成都明代朱申墓抚琴瓷俑

唐中六

杨升庵监制古琴

明代巴蜀琴艺给今人留下的记录较少,但各地均有其代表人物。且从考证中得知,这一时期巴蜀琴艺在琴曲创作、琴论著述方面,较前朝丰富。计有:《琴谱二卷》《操缦录》《寸导缦录》《琴操二阕》《琴音古选》等。

明酉阳宣慰司人杨正经,通乐律,特长于古琴。崇祯时因郊庙乐章失次,朝廷遍访雅乐能人,由礼部尚书林裕楫极力推荐,正经奉召弹琴于便殿,命观内府《五音》诸谱。乐成后又晋升太常丞,并成为崇祯皇帝的古琴老师,崇祯帝从杨正经处学习了二三十操琴曲。后来皇帝赠他汉、唐古琴各一床,从此身价亦高,出入供奉。杨制《琴操二阕》:一曰《西方思》(思君曲),二曰《风木悲》(思亲曲)。这二操琴曲只见文字记载,不见传谱,估计只流行一时罢了。

远在北京宫中的皇帝,千里迢迢选中巴蜀之地的杨正经,可见杨正经在琴坛的地位非同一般,也证明蜀声在那时琴坛的影响。

崇祯时进士、井研人胡世安撰的《操缦录》可谓一部比较完整的乐书,该书共10卷,分为4门:一、《离音弋载》,论声律;二、《乐统博嵇》,论乐;三、《遗音缀笔》,论古琴;四、《丝弦衍记》,论述琵琶、箜篌。

据《四川通志》载:明时宁远府会理(今攀枝花会理),有一才女,名高玖,年未及笄,通经史,善诗文,能审音律。一日取父琴谱观阅,即悟其旨意,亦能鼓琴。并著有《琴谱二卷》。此谱今不传。可惜这位才女只活了23岁即逝。

据记载,此时蜀地的罗廷唯,曾撰写有《琴音古选》数卷。该琴书虽不见存于中国150余部古琴谱中,但我们可以推测,此谱与上述高玖所著的《琴谱二卷》同系纂辑历代琴曲的汇编。同样,我们今天未见这部琴谱流传。

明代四川的大文学家杨升庵,是继汉、唐、宋、元后,四川地区出现的全国著名的大文人,他博学多才,自古音古训,以至金石铭刻、诸子之书,儒、道、法、农而旁及天文、医术、书画、博物、文学、诗歌、曲词,无不悉心研究,阐其理,悟其趣,成为明时的代表人物,对明清时期的学术风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我们未能见到他在琴艺演奏、创作上留下更多的文字和实物,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张由他监制、题名、钤着“乾隆御府珍藏”印记的古琴实物,可见杨氏对古琴还是有研究的。《升庵夫妇词曲集》可为其声律学方面的代表作。据载,升庵善琵琶,这在当时传为佳话,圈内无人不知。

杨氏最重要的文艺著作是《全蜀艺文志》,这是总汇蜀地历朝的文艺志书,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巴蜀文化艺术的重要佐证资料。

明代巴蜀古琴在一些绘画中也有反映和表现。如自贡市盐业博物馆藏仇英《乐舞仕女图》。全图共由八伎乐组成,皆头梳云鬓,戴花饰。上衣紧扣袖,腰系丝绦,长裙曳地,坐在毡毯上。乐队左侧4人:居中左上第一人身着红披肩,两手正在抚琴,看得出她为乐队主奏,依次一人弹琵琶,一人奏三弦,一人击拍板。右侧也有4人,一人弹箜篌,一人吹笙,一人吹箫,一人吹笛。从画面看,演奏环境有假山花木相衬映,周围有护栏,伎乐坐于平台上,两组伎乐中心地有一小香炉,这是士大夫的庭院。该画精细,色彩富丽,古琴突出。

古琴演奏的方式,在古代亦是多种多样的。1991年成都龙泉驿发掘明代朱申墓,曾出土一尊彩釉抚琴瓷俑,琴横陈于两个双叉形架上,人站立演奏。这是四川发现的众多琴俑中唯一站立者。其虽是唯一者,但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异于膝琴演奏的另一种演奏方式。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华英著的《古琴》一书中,有一尊1990年6月于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抚琴俑”,该抚琴俑人坐于高凳,面前放一琴桌,琴陈于桌上,演奏者兴味正浓,演奏方式与今天完全一样。而20世纪50年代末,在成都发现的明代铜铸抚琴俑,又与汉以来的陶质抚琴俑一样,琴横置于膝上演奏。

蜀地最早的琴馆

历史进入清代,蜀地琴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天我们见之文字记载的多为佛院、道观的琴艺活动,其带动了本地区较大范围琴艺的发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终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蜀派琴艺。

有人说蜀派琴艺的最终形成在清代,特别在清代晚期的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先暂不论此说是否成立,因早在唐代就有有关“蜀琴”“巴琴”作对比的例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将蜀琴明确称为“蜀派”的,当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始。不管怎么说,蜀地琴艺在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要比元、明朝或清早、中期要兴盛很多。

大力整理、刻印琴谱,举办琴馆(社),广集琴人妙才,是这时期琴艺的最大特点。中国现存约150余部古琴谱中,约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琴谱为清代刊刻本。这些琴谱,汇集历代传谱之精华,经整理编纂成集。并多以各琴派加工、传习之谱汇成本琴派的传谱,成为本琴派的琴学理论主张、琴曲创作、操缦指法、斫琴、护琴、理琴风范等等的特定代表性琴谱。这时全国各地域琴派也应运而生,并形成了各地域代表性的琴风。

古巴蜀地区自元代后称四川,这时境内的琴艺活动,从地域看,以成都、广汉、新都、新繁、重庆、乐山为中心。其活动主要部分在文人之中,一部分在佛院、道观的上人道士中。自同治十一年(1872年)前后始有琴人组建琴馆,挂牌授徒,教授琴艺,研究传谱,加工修订或创作琴操,撰写琴学论著,创研自己的操缦技法,总结研制斫琴技艺,最终形成本琴派自己的整套传谱体系。据清《新都县志》第二编“治绩”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长白人恒裕署新都知事时,见县中礼乐废,遂不遗余力,创兴乐舞,捐购乐器,招生演习,有子贱鸣琴而治之风,又聘请豳州(今陕西彬县)人、著名琴家唐彝铭作讲习。从此该县音乐始臻完备,附近诸县叹为观止,争相仿效。

若上述记载属实,那么它应是现知蜀地最早的琴馆。另据《新都县志》载:光绪中,邑令唐彝铭设琴馆于桂湖,延张孔山嫡传弟子魏智儒为师,得其传者遍蜀中。魏之子光绰、孙宗钺皆继承家艺,成为世家,琴艺享誉乡众。这是所知川中明确挂牌的又一个职业琴馆。魏氏还辑录有琴谱二卷,只是不见流传。现藏于新都区图书馆署名为魏秉虔抄的《蓼怀堂琴谱》,可认为是魏氏家族的传谱。

蜀中此时琴人甚众,各地均有结社开展琴艺活动。但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为曹稚云、钱绶詹、冯彤云、张孔山、唐彝铭、苏天培、顾复初、杨紫东(紫东道人)、含澈(雪堂大和尚)、竹禅上人、叶介福、顾玉成、张伯龙(道人)、许儒龙、龙为霖、刘仲云、魏智儒、杨天益、计天氏、云材、苏雯等,他们以成都为中心开展活动。

曹稚云、钱绶詹、冯彤云、张孔山系江浙人,是在咸丰年间来蜀的,他们在川名噪一时,从这时开始蜀地琴艺兴盛起来。据唐彝铭说,《天闻阁琴谱》之所以能问世是曹稚云倡导的结果。可见,包括曹稚云、钱绶詹、冯彤云、张孔山、唐彝铭等外地人在内,他们对蜀琴琴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今天蜀中琴人称“蜀派”自曹稚云、钱绶詹、冯彤云始,不无道理。

清同治、光绪年间,豳州人唐彝铭,幼年嗜好音律,受家族古琴操缦的熏陶,喜爱琴乐,但惜秦中知音者稀,便北马南船,遍求名师,尔后入蜀(约在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归青城山道士张孔山门下,并与张孔山协力搜访各地诸家秘谱,力宗古调,取精撷腴,汇成《天闻阁琴谱》19卷。我们前面已提到清《新都县志》记述恒裕在新都治乐时,说“得唐公讲习,于后吾县音乐始臻完备”,此句言明了唐彝铭在恒裕治乐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同书唐彝铭专条云:“(唐彝铭)继恒公裕之后,讲明乐舞,至今弗衰。”在古琴家魏智儒一条中又云:“光绪中,邑令唐彝铭设琴馆于桂湖,延智儒为之师,得其传者遍蜀中矣。”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唐彝铭在蜀中琴界的活动和作用。同时也就可以理解一个外地人,为何能与张孔山、叶介福等共同编出一部蜀派古琴艺术的代表作《天闻阁琴谱》了。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展乐山园丁风采

《拔葱》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吴凡摄《春韵》乐山市新建小学摄《诗意荷韵》五通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张晓萍摄《小荷》四川博睿...

井研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井研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