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 探索丘区农业现代化路径
成片的柑橘园合作社工作人员打包柑橘硕果累累丰收季节摘果忙■记者赵径文/图
春末夏初,山坡上柑橘树的叶子由嫩绿色变成深绿色,成片的柑橘树上依稀还挂着圆圆的果子。2011年成立的井研县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让这片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旱地,焕发出新活力。
井研县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果园里,爱媛38号、春见、大雅、沃柑等优质柑橘品种丰富,并于2014年注册了“超果”商标。目前,专合社流转土地5.1万亩,分布在井研县8个乡镇的43个村,惠及农户16448户、59554人。专合社201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15年评为“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撂荒地上编织“柑橘梦”
“远看绿油油,近看没搞头。”近日,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敬超向记者谈起了刚回家乡时的印象。
2007年退休的范敬超,毅然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井研县集益乡繁荣村创业,但在“回来做什么、怎样能为老百姓做实事?”的问题上花费了不少精力。2007年4月23日,是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日子,心中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井研县地处丘陵,年平均气温17.2℃到17.6℃,年日照约1000小时,非常适宜种植优质杂交柑橘。”范敬超告诉记者,在考察后发现,杂交柑橘产量高、品质好,一年四季都有果。
过去,农村传统种植业利润低,加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这让农村青壮年放弃了土地,选择外出打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土地撂荒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农村“空心化”严重。看到这一幕,范敬超决定把老百姓手里的撂荒土地集中起来,大面积栽种果树。
“大面积栽种就需要流转土地,从2007年承包10亩土地开始试种,到2011年发展种植面积800余亩。建成的果园第4年投产,投产量达3000公斤左右,亩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范敬超说,“见到效益后,为让果园规范化、模式化,就成立了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为家乡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丘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产业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
从国道213线进入百里产业环线,是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及四周青翠的柑橘林。
在杂交柑橘产业没发展前,集益乡除了场镇与县城相连的国道213线,村与村之间几乎没有水泥路,见得最多就是狭窄的田坎路,在这样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范敬超决定先把路修起来。做事开头难,在困难面前,他选择了坚持。据了解,专合社已在产业区新建“四级道路网”200多公里,其中硬化4.5米及6米宽的干道60多公里。建塘堰池及提灌站等水利工程400多处,各类输水管道600多公里,架设电源线50多公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群众出行、用水、用电等生活条件。
“农村土地不再撂荒了,村民流转土地每年可收租金400元至500元。”范敬超介绍,“果园覆盖区,老年人、女劳动力比例大,除了干自己家里活,还可以到专合社就近务工,根据务工天数按月领工资,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至6万元。”
产业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水产休闲观光示范园、幸福美丽新村果渔示范园、果禽循环示范园、千佛蔬菜示范园等多个建设点的发展,带动了集现代种养、乡村旅游、康养、电商、冷链物流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引领村民致富奔康。
“大园区+小农场”的新经营模式
果园有了规模效益,如何与老百姓抱团发展,共享致富成果?
2013年,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引入“分包”概念,推行“大园区+小农场”双团队经营模式,即由专合社按照统一标准建园,再面向社会招商,引入农场主分包果园,开展从种植、管护,到包装、销售的统一服务。
如今,在这个大园区里,136位农场主共分包了3万多亩土地种植杂交柑橘,各自精心耕耘自己的一方果园。
来自湖北的潘同平就是其中一个。创业失败后的他,情绪一直很消极,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范敬超的创业故事,有了再次创业的希望。2017年,潘同平来到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经考察后对杂交柑橘产业很感兴趣,于是带上自己的亲戚,一同承包了300亩果园。
“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为农场主提供了一个致富平台。对于农场主来说,承包果园省时、省心、省钱、省事。”范敬超说,同时,农场主也带来了资金、人力等资源,这实现了专合社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大集聚、大整合,也为下一步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玉婷)“大家要认真核对工器具上的校验日期,合格了才能使用。”近日,国网井研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管理人员到35...
井研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井研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