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里 有盐有味有故事
青石板路老屋精美的窗户房屋依山而建紫藤花园旧民居风火墙■记者杨心梅文/图
3月1日晚,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井研篇》在央视CCTV10频道播出,引发乐山市民热议。这部以盐为主线的纪录片以方志影像的形式,将井研的“盐井”文化等精彩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人们感叹井研悠久的盐井历史、精湛的制盐工艺的同时,与井研一衣带水的五通桥,其实也有一个地方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是竹根镇花盐街,这条街藏着该区唯一入选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的兴隆里村。
因盐而兴的村落
要说兴隆里村的发展故事,绕不开乐山厚重的盐文化历史。资料显示,乐山制盐历史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开明氏鳖灵时代的泉盐,下可联系当下的真空制盐、盐磷化工,期间,李冰平盐溉、首创“卓筒井”、川盐济楚、侯氏制碱等大事件让风起云涌的乐山盐业史高潮迭起。作为乐山市盐文化核心区的五通桥区,自然在这段历史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先有永通,后有五通。”是老一辈盐工口耳相传的一句俗语,它也印证了乐山盐业史的缘起、流变过程。
根据《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注·江水》等记载和考证,蜀人在岷江治水和蓄卤制盐的历史开始于开明故治鳖灵时代,直到秦代李冰平盐溉发现井卤,我国才开始进入人工凿井制盐时代。北宋庆历年间,随着“卓筒井”取卤制盐技术的出现,井研县马踏、王村一带(原永通盐厂所在地)小口径盐井迅速增加,产盐量大幅提升。其后,随着燃料、卤源枯竭及运输不便,曾在永通厂打拼的盐商们便沿着茫溪河将厂址下移,以五通桥、牛华溪、金山、井研为连线,构建起一个盐业产销的金三角——五通厂。延续永通厂生产模式的五通厂依旧兴隆,为清代的犍乐盐场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盐商们来到五通桥,自然要寻觅新的住所,兴隆里村就是在这段时期逐渐修葺起的一个居民群。据《五通桥区志》记载,兴隆里村开始建设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末,主要完成于民国初期。是由当时较有威望的盐商龙家联合盐的生产、销售、运输要素的老板们一起统一规划,按照“小区”理念分期分批建设起来的民居群。在盐商们看来,兴隆里的选址在重视风水的同时,也注重了盐业生产供销服务的便捷性,既有奔腾不息的茫溪河从其旁东西流过,又随山就势有其独特韵味。
历史上,五通厂开始制的大多数是以铸铁盐锅煎熬成整块坚硬盐饼,谓之巴盐。巴盐虽易于运输和保存,但在色彩和食用口感上并不佳,大多销至滇黔,而发生在清代咸丰年间的“川盐济楚”则引领了五通厂发展的另一时期。从这以后,五通厂根据外省人的食用习惯生产出白似雪花的花盐,逐渐淘汰了巴盐。而花盐的生产也让五通桥迅速兴起,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繁华之地。
“桥盐如花皎白雪”,“川盐济楚”这段历史也给五通桥留下一条很有纪念意义的街道——花盐街。每每想到这个名字,似乎人们的思绪就会回到曾经的五通厂,回到那段鼎盛的花盐生产历史片段中。
盐文化的一颗遗珠
兴隆里村是一个因人聚集逐步发展起来的小村落,这也注定了其中的民居建筑群并不是一次建成,所以出现了建筑风格各异、样式多样的现象。
步入花盐街锁龙巷,紫藤花园、龙家大院、船形屋等建筑安静伫立。穿行在曲折蜿蜒的小巷里、行走在充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板上,看百年黄葛树破墙而出,望爬山虎紧贴墙壁与大自然交相辉映,别有意趣。在兴隆里村残存的建筑里,既有川南片区的民居特色,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独栋的小洋楼、三合院、四合院依稀存在,与盐业有关、与水运码头直接相连的商铺、仓库、住家结合在一起的建筑,补建的一些工人住房等建筑也痕迹犹存。
走进仍有人居住的小院,建筑上的混搭元素格外引人瞩目。人字水、青瓦屋顶、穿逗木架构、用青石铺砌的道路,以及木刻窗花尽显传统;全盘西化的紫藤花园,以川西民居为基础,在窗户上借用西式的半圆开窗,凸显着革新精神。据说,著名画家丰子恺、钱光莹、何康成,著名钢琴家鲍惠桥等都曾在此居住、游玩。
兴隆里村聚居较多的是带着资金入川的陕西盐商,以“迎神祈、襄义举、叙乡情”为修建意图、中西合璧高达四层的陕西会馆,是兴隆里村里曾经最雄伟庄重的建筑。这栋从建立以来便和“盐”息息相关的建筑(侧面曾是巨大的盐仓,盐税局的相关单位、抗日战争内迁的盐务总局也有部分机构在这里办公,后成为盐业公司的办公地点)已经遗憾被拆,多年来,不少文人学者都为其修复奔走呼吁。
如今,“川盐济楚”已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花盐街的历史成为五通桥人津津乐道的“龙门阵”。而兴隆里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唱。
新闻推荐
把握“污染源”拿起“手术刀”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天车村百姓“评政”院坝会现场。2018年,乐山市委书记彭琳明确提出,要...
井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井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