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坑网红景点哪家强?

澎湃新闻 2020-12-05 18:12 大字

近日,黑龙江网红景区雪乡再次因为网友的吐槽登上了热搜,一位游客向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投诉,景区内出售的烤肠要15元一根。而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也纷纷回忆起自己在雪乡被坑的经历,这个东北网红景点一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这并非是国内的网红景点第一次遭遇恶评与吐槽,不管是雪乡、三亚这样带有季节性的旅游地,还是扎堆出现的“天空之镜”、“玻璃栈道”,网红景点在当今的社交媒体上,似乎都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

从2013年成为热门景点以来,雪乡被游客吐槽到上热搜几乎已经成为每年冬天的保留项目。雪乡的爆红得益于2013年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以后,这个一到冬天就白雪皑皑的东北小镇立刻成为了国内冬天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然而讽刺的是,节目带红了雪乡,但节目组在那里的拍摄,却并不是那么顺利。湖南卫视的资深编导“芒果PK”就曾在微博上吐槽在雪乡的拍摄经历,形容那是“寓言般不堪的地方”。虽然很快删除了微博,但当时仍然有很多当地居民在他的其他微博下面表达不满。

而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则发生在2017年底,一位名为“一木行”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吐槽了自己在雪乡糟糕的旅游体验。这篇文章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在各大平台都产生了刷屏的效果。

近年来在国内走红的景点并不少,但雪乡之所以能够变成众多游客心中最坑的那一个,其实是因为在这里,中国网红景点共有的缺点都被无限放大。

网红景点们的第一宗罪自然是高物价。大多数景区由于管理成本、地理位置等因素,食物住宿比其他地方贵一些原本情有可原,但是在雪乡最可怕的不是明面上的提价,而是商家在把你骗到目的地之后的漫天要价。在网友一木行的爆料中,为了避免旺季过高的房价,他们提前了很久就订好了276元一晚的房间,但是到旅店之后,老板告知他们订好的房间只能住一晚,第二天得去睡大通铺,而当时同样的房间在携程上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00元以上。不止是住宿,在雪乡,包车同样会遭遇上车以后现场涨价的问题,一位网友“Nessieaka”就在微博上爆料,自己在雪谷遇到的司机在晚上临时要求涨价,不然就弃车走人。

服务态度恶劣则是雪乡遭遇大量吐槽的另一原因,一木行在文章里提到,客栈老板在强制他们换房时屡屡口出恶言,最后还扬言直接退钱给他们,让他们退房走人。在旅客一再妥协后,老板仍然态度强硬,声称如果旅客退房后出去乱说,他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而另一位网友倪磊楚则说,因为自己拒绝给司机支付小费,司机竟然全程不开暖气开冷气;而在旅店要求加一床被子时,也被要求支付100元的额外费用。

当然,在一般景区遇到这样的情况,游客大不了收拾行李走人,但在雪乡,你面临的可能是进退两难的窘况。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家听到这个地名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著名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在这里取景的,而海林曾经也因土匪横行而出名。

更糟糕的是,由于雪乡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交通也十分不便,从景区返回长汀镇的班车每天只有三班,最晚时间为中午12:10。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包车出行的话,一过中午,游客们几乎没有可以回到城区的办法。

而在雪乡的旅游旺季,夜晚室外的温度接近零下三十度,这些服务态度恶劣并且敢于随口涨价的店家们,大概就是吃准了游客就算不情愿,也不敢冒着生命危险离开吧。

凭借糟糕的体验,雪乡总能在每年冬天勇夺“最坑网红景点大赛”的C位。但随着中国的网红景点数量越来越多,游客们也发现其中坑人的着实不少。而纵观大家在社交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吐槽,我们发现中国坑人的网红景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并不算是网红,而是经过社交媒体时代宣传、包装过的传统景点。这类景点包括兵马俑、黄鹤楼等人文景点,乌镇、凤凰等古镇古城,宽窄巷子、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街区,而其中被大家吐槽得最狠的则是厦门的鼓浪屿。

这类景点的通病其实也是中国大部分景点的通病,人多、价高、过度商业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同质化。大家曾经向往的鼓浪屿可能是随处可以听见钢琴声的文艺小岛,但现在看着堪比春运的汹涌人潮、买着批发生产的手信、吃着早已变味的餐厅,谁还有心思感受它的小清新呢?

第二类坑人的则是一系列“照骗”网红景点,它们往往依靠精美的图片和虚假的宣传吸引游客前往,但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摄影技术和修图技术制造出的骗局。这其中的代表景点就是今年扎堆出现的“天空之镜”。

以前提到天空之镜,浮现在你脑海中的可能是位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或是国内的茶卡盐湖,而在今年,国内突然多了好几个同样名为“天空之镜”的景点。看照片嘛,确实也和真的天空之镜没太多差别,但到了现场,游客才发现所谓的景点,不过是由几面镜子铺成的地面,上面全是脏脏的脚印,和真正的天空之镜可以说是毫无关联。

而短短数月内,就有两处货不对板的天空之镜景区因虚假广告被处以重罚,社交平台的吐槽也是铺天盖地,有网友甚至表示,不仅和真的天空之镜差距巨大,甚至连玻璃都是破的。

当然,还有一类“照骗”景点的确不是假造的,但是它们的美嘛,也大部分依靠摄影师的拍照修图技巧,比如四川犍为县的嘉阳小火车曾因“全世界最后一班仍在运行的蒸汽窄轨小火车”而走红,在网上疯传的照片也确实很吸引人。但当你真的到了那里才会发现,岁月静好都只属于油菜花,游客们不是在扎堆拍照就是挤在火车里叫苦不迭。

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国外的网红景点因为“照骗”这个原因踩雷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希腊的圣托里尼、土耳其的棉花堡和巴厘岛的天堂之门。

如果是以上坑人的网红景点还停留在大家吐槽的水平的话,下面这一类就真的会坑到让游客的生命受到威胁了。腾冲的热气球观光游一直都是当地的热门网红项目,但就在今年11月30日,一位工作人员乘坐热气球时从数十米的高空坠落、当场身亡。

而类似的高空旅游项目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事故,国内网红项目鼻祖“玻璃栈道”走红以后,跟风者不计其数,不同的景区也发展出了一系列以“高空”为噱头的旅游项目:悬崖秋千、空中漂流、蹦极、高空滑道等等。

在景区大兴土木建造这些项目的同时,安全隐患也马不停蹄地跟来。最先出事的是“初代网红”玻璃栈道,2015年,河南云台山的玻璃栈道在开放不久以后,出口处就出现了裂纹;今年辽宁本溪虎谷峡景区内的一处玻璃栈道由于雨天路滑发生事故,造成游客一死多伤。其他以“惊险刺激”为卖点的网红项目同样不够安全,比如重庆奥陶纪景区的“恐怖秋千”曾在抖音上收获超过百亿的点击量,但景区在开业的3年多里,已经出现了多次安全事故,比如游客保险扣突然脱落、电缆钢丝脱落等等。

看来以后出门旅游,不仅要注意不被坑钱,更要时刻留心生命安全啊……

尽管在最近屡次遭到吐槽,但网红景点们坑人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中国景点的通病:节假日人多、景区食物住宿价格高昂、服务态度不佳。只是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大家分享旅游攻略、感想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而当一些负面评价被大家广泛看到的时候,“网红景点”似乎也就逐渐从曾经的城市名片变成了旅游雷区。

网红景点逐渐变成“坑人”代名词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社交媒体时代,“造网红”、“追网红”的热潮已经愈演愈烈。对于旅游景点来说,看到一个项目爆红,立马在自己的景区内也如法炮制一个类似的项目来吸引游客,已经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做法。显然,这样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让一部分景点赚到快钱,毕竟对大部分景区而言,“回头客”并不重要,如何利用一张照片、几个噱头把没有来过的游客吸引过来才是首要目标。

但网红景点的弊端也不言自明,日益明显的同质化景区正在急速消耗着游客的热情。曾经需要排队三四个小时的悬崖秋千是重庆奥陶纪景区的特色,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景区都推出了类似的项目,目标群体也被快速分流。

另一方面,网红景区之所以能快速走红,也是因为在社交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会因为一张照片、一个视频、一个博主的推荐而决定去一个地方旅游。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风韵都不如能拍一张好看的、能发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照片来得重要。

网红景区固然可以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省份的旅游业带来新的生机,但是当一个景点因负面新闻出圈而造成口碑崩坏以后,甚至产生反噬作用,吓走真正想要来旅游的游客。所以如何可持续发展,将“网红”变为“长红”大概才是每一个网红景区需要思考的问题吧。

参考资料:

界面:景区网红项目黑化史:从“摇钱树”变成“隐雷”,救不了景区?

Vista看天下:劝你出门离这些危险的“网红”远一点

凤凰Weekly:有钱人才敢去东北雪乡看雪,穷人只敢去北海道

原标题:《中国最坑网红景点哪家强?》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乐山市政协委员视察交通项目建设情况

本报讯(阿支批尔)11月9日至10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宗教、台侨联、无党派等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对仁沐新(马边支线)及...

犍为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犍为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