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姜山”如此多娇
麻柳姜生产基地直播推介麻柳姜麻柳姜品质佳、口感好麻柳姜丰收了
■梁琴
金秋十月,“姜山”如此多娇。在犍为县九井镇麻柳村,姜农们忙碌的身影遍布田野,有的挖生姜、有的剪姜叶、有的装箩筐、有的冲洗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姜农们笑开了怀、乐开了花。
强技术打好产业基础牌
“我们是邻居,一直都互相帮忙,他挖的时候我帮忙,我挖的时候他帮忙。”村民曹先富一边挖姜,一边告诉笔者。
“都是大车到家门口来拉,品质好、价格高,不愁卖。”“卖到宜宾、自贡、重庆的多。”“哪个还用现金,现在都是微信转账,方便!”……谈到麻柳姜的销路,姜农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近年来,九井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高新区”战略目标,找准乡村振兴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麻柳姜,逐步描绘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美好蓝图。
1998年,麻柳姜探索蜂窝式种植技术,采用稻田种姜、深沟高厢、深翻细作、人工抱钳打孔、地膜覆盖、姜稻轮作的方式,实现了菜姜标准化生产。
麻柳村党支部副书记曹修祥告诉笔者:“在麻柳村,只要是家中有劳动力的都愿意种姜。麻柳村的发展全靠麻柳姜,这次村级建制调整,虽然我们办公地变了,但村名依然保留了麻柳村。”
九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曹先行介绍,全镇目前发展麻柳姜1万余亩,同时大力发展菜姜、种姜、黄姜等特色产业,开展田间技术培训100余场次,麻柳姜年产量达2万余吨,产值超1亿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5000余元。
树品牌打好生姜生态牌
犍为姜,保健康。犍为姜也叫麻柳姜,根茎细长,表皮洁白,茎尖紫红,纤维少、口感脆嫩。犍为姜因生产基地始建于九井镇麻柳村而得名“麻柳姜”,现已注册商标。
犍为县拥有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据《本草纲目》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处处有之。”九井镇为麻柳姜的原产地,全镇植被丰富,生态气候好,土壤多为碱性土,有机含量高,富含硒元素,十分适合种植生姜。
2009年9月,犍为县榨鼓生姜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要为100余户成员农户提供采购、运输、贮藏、包装服务,并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2013年,该合作社被评为乐山市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第十二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2018年和2019年,九井镇成功承办了犍为县第一届、第二届生姜文化节。2018年,麻柳村新建农耕文化馆,展示姜文化。2019年,蜂窝式栽培软化姜丰产技术规范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犍为麻柳姜榨鼓生产基地已列入四川省中药材GAP示范基地,所产麻柳姜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并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中国西部农产品博览会名优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犍为麻柳姜”品牌价值达到8.9亿元。
谋出路打好三农振兴牌
近年来,九井镇坚持党建引领、四社融合、村社共建、村社共兴,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有力促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作坊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搭建起农产品售卖“最后一公里”快车道。
2020年,榨鼓生姜专业合作社与九井镇林竹、水果等专合社组建犍为古驿众创果蔬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发展电商平台。8月底,在成都市召开的“姜里九井”特产商城小程序发布会上,犍为县主推了麻柳姜及姜制品等九井特色农副产品。
该县整合县财政局、供销社和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及5家专合社资金共计120余万元,带动家庭农场主、手工作坊263户,预计全年电商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
“三农+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九井镇全域创新、全民创业,不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努力探索出一条产业链式推进、主体联动经营、利益有效联接、效益共创共享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犍为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杨兴平在乐山调研时强调以劳动者健康为中心落实职业病防控工作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付诗晨)10月15日至16日,副省...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