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蓬江畔的“良心”碑
□李贵平
奔着旅游开发大潮,许多古镇越发有汹汹破浪之势头,大同小异的标配是:规整平滑的水泥路,替代了粗粝泛光的青石板,按图索骥的屋檐房被刷上了红油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古”镇?那些竞相加入克隆大军的新古镇,算不算一种“油漆古镇”?
但前不久,我在渝东南濯水镇寻到一些久违的古意。
走在濯水的青石板上,明显感到这个千年码头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单纯景区。它不动声色地保留着历史遗迹和老式生活方式,以一种世袭的淳朴和诚信让人如沐春风。
我承认濯水也是经过一番打造的,但设计者似乎对这个老镇有着特别的怜爱,从技术上谦卑地梳理着它的历史文化须脉。
濯水镇位于重庆黔江区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居民大多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家。濯水镇和所有老镇一样,都有自己古老的兴衰史: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曾经是渝东南四通八达的水运码头和商贸重镇,明清以后逐渐衰落。
濯水镇不大,走完也就四十来分钟,一条主街两旁是栉比鳞次的商铺和居民,街上时有汽车驶过,这引不起我的兴趣。但古镇的味道在它的深巷宅院,青石板铺就出的幽深的韵致,仿佛是一本发黄的线装书在你的脚下缓缓铺开,小巷两旁的商号、民居、会馆、学堂均为木质结构,有的是土家吊脚楼,有的是汉族四合院,有的是徽派撮箕口,民居之间画有精美壁画的封火墙,窗花是丝丝入扣的木雕,磉墩上有精湛的石刻,错落有致,说它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小型建筑博物馆也不为过。
漫步时已近黄昏,淅淅沥沥的小雨像断线的珍珠滴滴答答落下来,在青石板路上溅起亮晶晶的水花儿,漫漶出民国时期川南小镇的意味,让人穿越时空产生许多联想。迤逦而来的清丽阿蓬江,也因雨水的加入透出兴奋劲儿,翻卷着浪花儿,载着画舫、游船、竹筏以及孩子们的笑声,缓缓流过花草掩映的远方。
阿蓬江上的风雨桥,有“亚洲第一风雨廊桥”之称,长303米、宽5米,分桥、塔、亭三部分。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均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结构牢固精密。整座木桥找不到一颗铁钉儿。
看到那些背背篼、挑货担、衔叶子烟杆走来走去的原住居民,我忽然想到自己的老家也有这样的长廊。事实上,在川渝很多地方都有这样极具烟火气息的地方——犍为的罗城,广安的肖溪,洪雅的高庙,泸州的福宝……居民们俨然把风雨廊桥当做了第二个家——可以躲雨纳凉,可以喝茶闲聊,可以摆摊杂耍。桥上桥下,无数人从少年到老年,从故乡到异乡,从春夏到秋冬,走着走着,他们的身板儿就跟拱形木桥一样佝偻了,而孩子们的眼波也如江水般明净清澈,映着高远的蓝天白云。
老街上一尊高近两米的“天理良心”石碑吸引了我,碑上文字写着:大清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吉旦立。这是濯水人诚信待人、广结善缘的历史见证。一位卖古玩的老人说,民国时期,镇上余龚汪樊四大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烟房、钱庄、油号、染坊,生意做得红火,他们互帮互助,诚信经商,赈济灾民,修路建桥,他们是这块古代石碑的虔诚“学生”。“天理重他律,良心管自律,两者相辅相成。”老人说,石碑是立在地上的,更是立在人心的,从古到今,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哪怕卖豌豆浆油条、摆个水果小摊,都不会在客人面前短斤少两。
“天理良心”石碑,是一把标注沧桑岁月、丈量人的道德行为的尺子。不只是做生意,镇上良好的民风也伴随着这尊石碑坚挺延续,长期以来镇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人生病大伙帮,一屋迁居大家忙。街上的桂花树香了,淡了,叶子落了,树干粗了,如同街巷的娃娃们从出生到长大,代代繁衍,生生不息。镇上,倘若哪位外来的朋友丢失了东西,他完全不用大惊失色,失物很快会“飞”回到他手中。
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懂得行善的道理,为他人好,也是为自己好。
新闻推荐
仁沐新高速犍为枢纽互通预计九月底主体完工乐山数字经济示范园项目拔地而起建设中的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乐西高速水中墩...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