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绽放艺术之花

三江都市报 2020-06-03 07:51 大字

陈果(左一)与马来西亚华人学校学生合影与学生一起做的民间面塑花“老师们,请思考一下,我们美术技能的‘教育教学之路’怎样走才能走得更远……”5月21日,犍为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犍师附小”)美术一级教师陈果为犍为县近3年来的新进美术教师们上课,她以《泥板浮雕——发现老房子的美》为题,推广本土美术成果,并引导青年教师结合罗城古镇进行“本土特色教学”。

在示范课上,陈果分享了自己一段特殊的教学经历。2019年11月17日,为宣传巴蜀文化,陈果作为四川省唯一的美术教师代表,被中共乐山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选派马来西亚参与“2019年中华文化大乐园”吉隆坡营手工教学任务。该校承担的省级课题成果罗城古镇泥板浮雕、剪纸蝙蝠随之也走出了国门,在马来西亚华人学校得到了学习和推广。

A  犍为本土文化  走出国门

去年8月底,陈果得知四川省将选派教师参加2019“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但在全省只选12名教师参与。陈果说,活动要求参加的教师必须经过考试,且对备选教师有严格要求。经过激烈的考试选拔,陈果准备的剪纸(犍为文庙的蝙蝠)、民间面塑、泥板浮雕(罗城船形古镇老房子)关于“手工”的三个详细单元,详细教案和课件以及现场示范获得了较高成绩,最终成为全省唯一的美术教师代表入选。

“入选后,课题教学内容和环节被核定,我积极改进备课,并和马来西亚吉隆坡营负责人取得联系,询问了当地的教学情况、学情,做好教学具准备,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陈果说,授课时需要超轻粘土,当地没有,最终是通过国内采购海运80公斤超轻粘土和相应剪纸教学具到当地华人学校。

“马来西亚的学校中华知识美术课一般分为中国画、剪纸和书法,对于中华传统手工这块没有开展教学,当地师生们知之甚少。在马来西亚巴生中华独立中学,学生得知是用双手进行粘土学习中华古建筑后非常激动。”陈果说,上罗城古镇泥板浮雕课程第一节课时,教室里来了6名老师跟着学习,之后的课堂后面坐满一排听课的老师,晚上还有没参与该课的学生自发前来学习制作相关作品。

陈果坦言,在学习泥板浮雕时,当地师生对罗城古镇“船形街”非常感兴趣,对凉厅子结构的老房子也进行了艺术创造,尤其对犍为文庙三重屋檐的结构惊叹不已。大家对犍为古建筑的外形、结构、瓦片、柱础等图片进行了仔细的观看和思考,并用粘土创作出了泥板浮雕作品。在学习犍为文庙精美的装饰艺术时,不仅采用剪纸的方式做出了蝙蝠(五福捧寿)作品,还用民间面塑的方式创造出了犍为文庙泮池中鱼、莲形象、三重屋檐上的龙、鸟、花等吉祥形象,对文庙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尽管教学时间只有13天,但我感受到华人师生对中华文化兴趣浓厚,这段经历也让我进一步感受到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术的重要性,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能培育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陈果说。

B  名师工作室引领  打造特色课堂

犍为本土文化在马来西亚数天内进行教学和展览,深受华人师生们的欢迎,也体现了犍师附小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和价值性,陈果积极思考如何对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陈果是名师工作室导师。此前,经过犍为教育系统层层笔试、面试考核,陈果成为了该县第二届“教学名师”。2017年11月,县级“陈果名师工作室”授牌成立,由导师陈果和该县10名美术教师共同组成。工作室以课题做研究,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县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成果剪纸蝙蝠和泥板浮雕四川罗城古镇能够代表‘巴蜀文化’被选送并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华人学校进行学习和推广,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极大认可。”据介绍,犍师附小承担的市级课题《本土古建筑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开发研究》已结题,并升级为省级重点课题。目前该课题已由“陈果名师工作室”在全县大范围推广。

据悉,两年多来,陈果名师工作室在该县研训中心引领、管理下,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室内研究人员为基本队伍,加强课题研究人员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吸引一批本县年轻美术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打造特色课堂,发展特色教育。

记者  张力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抓细 抓实 抓具体

本报讯(记者罗曦)近日,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来到乐山,调研农村劳动力务工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一行先后到...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