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快车道”犍为姜怎么过坎儿?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7-28 06:40 大字

杨万全在采挖鲜姜。

鲜姜虽然不愁卖,但却难以延长产业链

□本报记者 周金泉 特约通讯员 卞仁超 文/图

7月上旬,在生姜飘香的时节,犍为县首届姜文化节与姜产业发展论坛联袂举行,广撒 “英雄帖”,为犍为姜产业寻计问策。犍为姜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其“麻柳姜”品牌闻名遐迩,年年都畅销省外,已与该县的茉莉花、茶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犍为姜也存在一些短板:产业链条不够长、姜瘟时有发生……如何才能扬长避短,走上产业发展的“快车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面积5万亩

覆盖2/3乡镇

7月23日,烈日高照。在著名的犍为 “麻柳姜”发源地——榨鼓乡麻柳村,麻柳村四组农户杨万全正在采挖鲜姜,地里一块块品相上乘的“麻柳姜”香气四溢。当天,这批生姜即交售姜贩远销省外。

“我老两口种了近20年姜了,1.3亩地,在行情最好的2014年,菜姜卖到了6元多1斤,产值达到了5万多元。一般情况下,1亩地就4万元左右的收入。”杨万全说,“我们种姜,就是赌个运气,价格好一点儿,收入就高一点儿。但是从来就不愁销,每年都有经纪人来收我们的姜,根本不用我们挑到市场上去卖。”

榨鼓乡乡长江波说:“麻柳村是犍为‘麻柳姜\’品牌发源地。目前,菜姜5000亩、黄姜2000亩、种姜1000亩,均是通过 ‘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的模式发展。在每年7—10月收获,都是姜贩主动上门收购,省外主销重庆和昆明。在我们的生姜三大板块中,菜姜平均亩产6000斤,去年达到了5元多1斤,今年在3—4元/斤,菜姜的产值较高,农民种得最多。”

生姜在犍为县种植历史悠久,是犍为传统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覆盖2/3的乡镇。犍为县农工办产业化办公室工作人员周华坤说:“我们的‘麻柳姜\’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五年了,还有1350亩有机生姜认证基地,多年来一直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运作。本月,我们举办节会和论坛,就是要以姜为媒,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产品销售。”

延长产业链却遇“拦路虎”

做大犍为姜产业是当地从上到下的共识。然而,产业要做大,必须拿下几个“拦路虎”。

“犍为姜产业有两个瓶颈,一是欠缺深加工,没有大的业主投资。这样产业链就太短了,没有完全体现犍为姜的价值。虽然我们也有个泡菜厂,但其生产量不大,一年只能生产几十吨各类泡菜。而全县一年的鲜姜产量可是14万吨啊!”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杨玉国说,“同时,姜瘟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旦遭了姜瘟,少则减产3%—5%,重则绝收。”

杨万全说:“只要不害姜瘟就赚钱!遭不遭姜瘟,运气很重要,有的一窝都不遭,有的则会全军覆没。”

为了防治姜瘟,犍为的姜农多年来一直采用“姜+稻”轮作模式。但在种子的消毒等环节,如果处理不慎也会引发病害,让姜农防不胜防。

榨鼓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先行说:“我们历来注重抓产前产中的技术服务,在产后服务这块却很薄弱。这两年我们也在想办法延长产业链:一是做泡姜,但是生产成本太高;二是把鲜姜冷藏处理,等到春节期间销售,但姜冷藏以后会发软变质。如果引导农户多种黄姜、种姜,这样成本低些,可吸引业主搞深加工。但黄姜、种姜又没有菜姜的产值高,农民不愿多种,这弄得我们不晓得该咋个整!”

此外,犍为姜早已放弃了传统的旱坡种姜模式,多年来在稻田(便于“姜+稻”轮作)引进采用了蜂窝式软化栽培模式,此种模式虽使产量翻番,但要求深翻土地、1亩地打8千至1万个孔,从种到收需100个劳力。而全县打孔的机械化率仅30%左右,劳力成本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首届犍为姜文化节开幕以“姜”为媒 助力乡村振兴

开幕式现场本报讯(记者龚启文文/图)昨(10)日,“犍为姜·保健康——2018四川·犍为首届犍为姜文化节”在犍为县榨鼓乡麻柳...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